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各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评定本地之人,并按照其 声望和才智划分为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 品,向上推举官员人选。
第1题:
魏晋时,以门第高低授官的制度称()
第2题:
中国古代“法治”形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考试选官,即()。
第3题:
中国古代先后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第4题: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中延续和发展。一下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5题:
元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设立了什么制度()
第6题:
何谓"九品中正制"?试述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
第7题:
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的是()
第8题:
世袭
科举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第9题:
科举制
文官制
九品中正制
分封制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中正官具有高尚的品德
中正官具有良好的识鉴才能
中正官由现任中央官员标准
品评人才有明确的标准
中正官通过考试加以选任
第13题:
九品中正制按品级定官,从而确保了人才的合理使用。
第14题:
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这种由地主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
第15题:
下列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第16题:
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第17题:
保证“九品中正制”能够有效实施的条件有()
第18题:
九品中正制
第19题: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第20题:
第21题:
选举
科举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第22题: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察举制 世官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察举制 世官制 举孝廉 九品中正制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