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则常足。
第1题:
下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A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
B要用正当合法手段赚钱
C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
D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
第2题:
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则常足。
第3题:
以下关于金钱的看法正确的是()。
第4题:
下列同出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的针灸治疗原则是()。
第5题:
下列针灸治疗原则中,适宜治疗虚证的是()
第6题: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养生原则有()
第7题:
在针灸临床上补虚泻实原则的含义为()。
第8题:
虚则补之
盛则泻之
满则泄之
邪盛则虚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第9题:
达则兼济天下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而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10题:
有零花钱就要花光
金钱至上,财富至上
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金钱是万恶之源
第11题:
虚而为盈
用之有节
第12题: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第13题:
下列诗句中体现勤俭节约要求的是()。
第14题: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启示我们对待金钱应()
第15题:
我国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其本质可以概括为()
第16题:
税收的财政原则基本含义是指政府征税时,应兼顾()与(),做到取之有度。
第17题:
虚则补之与实则泻之有何不同?
第18题:
钱学森说过:“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们认为,正确的金钱观应该是()①承认财富②取之有道③用之有益④用之有度
第19题:
钱代表货币,用于交易,是人的养命之源,不可没有,但不义之钱则伤身。这说明()
第20题: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第21题:
菀陈则除之
满则泄之
陷下则灸之
邪盛则虚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第22题: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宛陈则除之
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第23题:
先取后予
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统筹兼顾,量力而行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