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基础中筏板应按哪种构件进行配筋?”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主裙连体建筑物,如采用整体筏板基础,差异沉降计算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可采用下列哪些方案解决(  )

    A. 在与主楼相邻的裙房的第一跨,设置沉降后浇带
    B. 对裙房部位进行地基处理,降低其地基承载力及刚度
    C. 增加筏板基础的配筋量
    D. 裙房由筏板基础改为独立基础

    答案:B,C,D
    解析:
    主裙楼减小差异沉降的措施是减小高层沉降或增大低层沉降。A项错误,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4.20条第2款规定,当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后浇带宜设置在与高层建筑相邻裙房的第一跨内。当需要满足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降低高层建筑沉降量、减小高层建筑与裙房的沉降差而增大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时,后浇带可设置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
    B项正确,人为合理地调整地基土的刚度使其在平面内变化,降低地基承载力和刚度可以增大裙房沉降,减小差异沉降,相当于桩基中的变刚度调平设计。
    C项正确,第8.4.21条规定,增加筏板配筋和厚度能够增大刚度,改善基础的差异沉降和内力分布,有利于控制基础差异沉降,但容易增加筏板的局部内力。
    D项正确,采用独立基础可以增大裙房沉降量,减小差异沉降。

  • 第2题:

    柱墩属性中的“扣减板/筏板底筋”,要扣减钢筋的构件不包括()。

    • A、筏板
    • B、基础板带
    • C、基础梁
    • D、楼层板带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在GCL2013中,墙平齐基础功能里的“基础”构件可以是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桩承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板配筋中,计算配筋小于实际配筋,为什么?


    正确答案:由于实际配筋考虑了板的裂缝和挠度,当裂缝或者挠度不满足要求时,配筋会增加,故实配钢筋大于计算配筋。

  • 第5题:

    构件按照最小配筋率控制时,应按照等强度代换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等强度原则进行代换。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构件配筋按照强度控制时,应按照等强度代换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弯剪扭构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 A、按受弯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确定
    • B、按受扭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确定
    • C、按受弯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和受扭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之和确定
    • D、按受弯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和受弯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中较大值确定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属于无筋扩展基础。

    • A、毛石基础
    • B、十字交叉基础
    • C、柱下条形基础
    • D、筏板基础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哪些构件属于筏板基础有的()构件
    A

    独立基础

    B

    条形基础

    C

    集水坑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构件配筋按照强度控制时,应按照等强度代换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桩承台基础,使用基础CAD中桩筏有限元计算,配筋结果不符合一般规律?

    正确答案: 有限元计算网格划分方式的不同,可能导致内力的不同。该模型带桩,最好使用程序中的“布置构件(梁、墙、板带)网格及桩位”的方式来划分单元,计算结果与一般规律相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筏型基础常用于高层建筑中
    B.筏型基础的钢筋间距宜为120mm
    C.筏型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
    D.梁板式筏型基础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配筋率不小于0.1%
    E.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双向钢筋网

    答案:A,E
    解析:
    筏型基础,特别是梁板式筏形基础整体刚度较大,能很好地调整不均匀沉降,常用于高层建筑中;筏型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采用筏型基础的地下室应沿四周布置钢筋混凝土外墙,外墙厚度不应下雨250mm,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筏型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小于150mm,宜为200~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梁板式筏型基础的底板与基础梁的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还应有1/2~1/3贯通横跨,其配筋率不小于0.15%,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

  • 第14题:

    下列构件中,不可以用矩形绘制方式绘制的是?()

    • A、桩
    • B、独立基础
    • C、条形基础
    • D、筏板基础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基础中筏板应按哪种构件进行配筋?


    正确答案:基础筏板用ECAD图形法来做,图形画好后,布上集水井的洞口尺寸,同区域一起选上就已扣除了集水井的部位,直接布筋即可。

  • 第16题:

    筏板配筋构造要求,其纵横向支座钢筋应有1/2—1/3贯通全跨,且配筋率≥0.15%,跨中钢筋按实际钢筋全部通过是考虑到()影响

    • A、筏板的局部弯曲
    • B、筏板的柱上板带弯矩值
    • C、筏板的整体弯曲
    • D、筏板的剪力大小和温度影响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进行梁板构件截面设计时,若按初选截面计算的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时,原因是()

    • A、配筋过少
    • B、初选截面过小
    • C、初选截面过大
    • D、钢筋强度过高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基础筏板主次梁的箍筋加密区有何根据?


    正确答案:按设计标注。

  • 第19题:

    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代换应按()的原则进行代换。


    正确答案:等面积代换

  • 第20题:

    进行梁板构件截面设计时,若按初选截面计算的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时,原因是下列哪项。()

    • A、配筋过少
    • B、初选截面过小
    • C、初选截面过大
    • D、钢筋强度过高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筏板配筋构造要求,其纵横向支座钢筋应有1/2—1/3贯通全跨,且配筋率≥0.15%,跨中钢筋按实际钢筋全部通过是考虑到()影响
    A

    筏板的局部弯曲

    B

    筏板的柱上板带弯矩值

    C

    筏板的整体弯曲

    D

    筏板的剪力大小和温度影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代换应按()的原则进行代换。

    正确答案: 等面积代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弯剪扭构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A

    按受弯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确定

    B

    按受扭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确定

    C

    按受弯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和受扭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之和确定

    D

    按受弯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和受弯构件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中较大值确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基础CAD筏板计算结果与复杂楼板SLABCAD中,结果都给出了板弯矩MX,MY,他们对应的配筋方向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两模块中,MX对应的配筋,均为实配钢筋轴线平行于X方向(电脑屏幕水平方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