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写了一片文章《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才在近代拉开了我国研究郑和的序幕。A、孙中山B、梁启超C、康有为D、章太炎

题目

清末()写了一片文章《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才在近代拉开了我国研究郑和的序幕。

  • A、孙中山
  • B、梁启超
  • C、康有为
  • D、章太炎

相似考题
更多“清末()写了一片文章《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才在近代拉开了我国研”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清末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清末修律实现了我国法律的近代化

    B.沈家本主持了清末修律活动

    C.清末修律使得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差别得以明确

    D.清末修律最主要的成果就是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


    正确答案:BC
    解析:考查要点是清末修律。清末修律使得我国近代法制出现了转型,导致了中华法系最终走向解体,但是也应当看到,清末修律有其局限性,即保留了许多传统礼教的残余,清末修律导致了许多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法律的产生,因此,清末修律并没有实现我国法律的近代化。可见,A项表述错误。沈家本作为我国近代法学的奠基人,精通西方和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因此,清政府在袁世凯和张之洞等人的举荐下,推举沈家本和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实为合适人选,在沈家本的主持下,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律活动,可见,修律活动与沈家本息息相关,修律活动也是沈家本对中国法制的伟大贡献。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清末修律一改以往“诸法合体,实体法和程序法不分”的弊端。可见,C项表述正确。清末修律最主要的成果体现在对刑律的修订,并制颁了《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可见,D项表述错误。

  • 第2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
    解析: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起,中国 开始兴西学,创办了一些新型学校,沿袭数千年 的封建教育制度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产生了 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教育因素。然而这种对西方 的学习是很有限的,新式学堂甚少,科举制度依 旧。1898年6月维新变法提倡西学,广设西式学堂,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向前推 进了一小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 的统治,于1901年1月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期 间,对教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1902年颁布 “壬寅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癸卯学制”,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管理全国教育事务 等。于是,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体制、考试 制度、课程设置具雏形。

  • 第3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 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
    解析: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起, 中国开始兴西学,创办了一些新型学校。沿袭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终于被打开了一个 缺口,产生了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教育因素。 然而,这种对西方的学习是很有限的,新式学堂甚少,科举制度依旧。1898年6月维新变法提倡西学,广设西式学堂,废除八股, 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小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的统 治,于lWl年1月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期间,对教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1902 年颁布《壬寅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癸 卯学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 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等。于是,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体制、考试制度、课程设置已具雏形。

  • 第4题:

    关于清末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
    B.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了我国最早的商事法——《大清商律草案》
    C.无论是对刑律的修订,还是对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的参与
    D.清末修律活动宣告了中华法系的解体,中国法制走向了近代化


    答案:C
    解析:
    解析:《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我国最早的商事法是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的《钦定大清商律》;日本法学家参与了修律活动,其中参与刑律修订的日本法学家是冈田朝太郎,参与民事法律修订的是松冈义正,参与商事法律修订的是志田钾太郎。

  • 第5题:

    我国近代教育家、书法家、音乐家()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艺术大师,临终前书写了“悲欣交集”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 A、朱熹
    • B、李叔同
    • C、阿炳
    • D、聂耳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评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 B、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 C、加强了中国和亚非拉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 D、我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事业被视为“中国近代留学生运动的开端”。

    • A、清末幼童赴欧留学
    • B、清末幼童赴美留学
    • C、清末幼童赴日留学
    • D、清末幼童赴法留学

    正确答案:B

  • 第8题:

    1887年,在()修建了我国第一个室内游泳池,拉开了我国近代游泳的序幕。

    • A、上海
    • B、北京
    • C、广州
    • D、南京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1887年,在()修建了我国第一个室内游泳池,拉开了我国近代游泳的序幕。
    A

    上海

    B

    北京

    C

    广州

    D

    南京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在清末预备立宪之初,()专门撰写了《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由此揭开了清末预备立宪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序幕。

    正确答案: 罗振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我国近代教育家、书法家、音乐家()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艺术大师,临终前书写了“悲欣交集”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A

    朱熹

    B

    李叔同

    C

    阿炳

    D

    聂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谁在近代拉开了我国研究郑和的序幕?

    正确答案: 清末梁启超写了一篇《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的文章,在近代拉开了我国研究郑和的序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法国人文主义学者拉伯雷撰写了(  )

    A.《乌托邦》
    B.《太阳城》
    C.《巨人传》
    D.《散文传》

    答案:C
    解析:
    《巨人传》是其代表作。

  • 第14题:

    关于清末修律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清末修律活动导致了中华法系走向解体
    B.清末修律活动最主要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刑律的修订上
    C.清末修律拉开了中国法律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D.清末修律使得近现代法律知识在中国得到了普及


    答案:D
    解析:
    【精解】D项错在:清末修律使得近现代法律知识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但不是完全普及。注意:c项表述没有错,清末修律拉开了中国法律走向近代化的序幕,但并没有使得中国法律近代化。

  • 第15题:

    开创了罗马人进攻自己祖国的先例,并开了独裁先河的人是( )。

    A.马略
    B.凯撒
    C.苏拉
    D.庞培

    答案:C
    解析:
    前86年苏拉在希腊击败本都军队,迫使米特拉达梯六世议和。前83年率军4万人返回意大利,次年彻底肃清马略派,进占罗马城,颁布“公敌宣言”,残杀政敌,并自任终身独裁官(狄克推多)。同时恢复元老院的特权地位,限制公民大会及保民官等行政长官的权力。前79年隐退,次年病死。其军事独裁统治沉重打击了古罗马共和制。

  • 第16题:

    法国人文主义学者拉伯雷撰写了()。

    A《乌托邦》

    B《太阳城》

    C《巨人传》

    D《散文传》


    C

  • 第17题:

    谁在近代拉开了我国研究郑和的序幕?


    正确答案: 清末梁启超写了一篇《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的文章,在近代拉开了我国研究郑和的序幕。

  • 第18题:

    我国公民李某在非洲某国旅游期间写了两篇游记,并将其中一篇发表在我国某杂志上。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该两篇文章不是在我国创作的,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 B、该两篇文章是否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取决于该非洲国家是否与我国签订了协议或共同参加了相关国际条约
    • C、只有该已发表的文章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 D、该两篇文章均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在清末礼法之争中,沈家本为反驳礼教派,主要写了下列哪几篇文章?()

    • A、《陈修订大旨折》
    • B、《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
    • C、《答戴尚书书》
    • D、《论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之区别》
    • E、《法学盛衰说》

    正确答案:B,C

  • 第20题:

    在清末预备立宪之初,()专门撰写了《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由此揭开了清末预备立宪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序幕。


    正确答案:罗振玉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评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

    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C

    加强了中国和亚非拉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D

    我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法国人文主义学者拉伯雷撰写了()。
    A

    《乌托邦》

    B

    《太阳城》

    C

    《巨人传》

    D

    《散文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郑和曾经(  )次下西洋。[厦门大学2011研]
    A

    B

    C

    D

    十二


    正确答案: B,A
    解析:
    从明永乐三年(公元l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l433年),郑和及其副手王景弘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