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减少装修木材使用量,不但保护森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而且减少了木材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少使用0.1立方米装修用的木材,可节能约()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可节能约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29万吨。
第1题:
在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环境中生长的作物不但营养价值很低,而且还缺乏重要的微量元素,这是“生物量稀释”的结果。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加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往往多于它们的生长和代谢需要。它们将多余的淀粉储存在液泡里,这样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便超出了原来的水平,其他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也下降了。使微量元素比例下降还有另外一种因素,那就是过量的二氧化碳抑制着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这样可能导致人们虽然吃够了,但是营养成分的吸收却不够,这种现象被称为“隐形饥饿”。
这段文字中分析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造成植物中微量元素减少的准确全面的原因是( )。
A.二氧化碳增加,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超出原来的水平,导致其他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下降
B.二氧化碳增加,造成植物的“生物量稀释”和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遭抑制,从而导致微量元素减少
C.过量的二氧化碳抑制着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可能导致人们虽然吃饱了,但是营养成分的吸收却不够,感觉微量元素减少了
D.二氧化碳增加,会造成植物的“生物量稀释”和人们的吸收能力下降。因而让人们感觉微量元素减少了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践行低碳生活?()
第3题:
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制定的《田律》。这份禁令规定,不但保护森林植物,鸟兽鱼鳖,而且还保护水道不得堵塞。
第4题:
森林的功能是()。
第5题:
漏风率过高,不但增加了电能消耗,而且减少了通料面的风量。
第6题:
森林碳汇是指:()
第7题:
在轴承和机器的运动摩擦部位使用润滑剂进行润滑,不但能降低摩擦,减少磨损,而且还起到冷却、减振、防尘、防锈等作用。
第8题:
奥氏气体分析仪中的吸氧剂对氧的吸收能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在0℃时几乎不吸收,所以测氧最好在15℃以上环境中进行,温度稍低时()。
第9题:
近年来,节日互送贺卡的人少了,这种现象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是()
第10题:
减少空气中的含氧量
增加二氧化碳含量达5%以上时
减少空气中的含氧量或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适当减少空气中的含氧量或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第11题:
减少装修铝材、钢材、木材及建筑陶瓷的使用量
农村住宅使用节能砖
合理使用空调
农村住宅使用太阳能供暖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森林通过什么吸收二氧化碳?
第14题:
漏钢率过高,不但增加了电能消耗,而且减少了通料面的风量。
第15题:
如果一个人收入增加,则其()
第16题:
森林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森林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放出的氧气也越多
第17题:
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制订的《田律》。这份禁令规定,不但保护森林植物,鸟兽鱼鳖,而且还保护水道不得堵塞。
第18题:
森林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重要作用。()
第19题:
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第20题:
据分析,以每张贺卡10克计算,10万张为一吨,造纸每吨约需5.5立方米木材,折合下来制作3000万张贺卡需砍树7500棵。而且在造纸过程中,每吨纸浆产生废水300吨。为此,提出“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倡导的出发点是()
第21题:
唐朝
秦朝
明朝
汉朝
第22题:
减少个人经济负担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减少固体垃圾
移风易俗
第23题:
增加径流
生产木材
绿化荒漠
减少水土流失
增加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