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飞行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乘务员的基地所在时区之间有6个或者6个小时以上的时差,则当乘务员回到基地以后,应当为其安排一个至少36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这一休息期应当在机组成员进入下一执勤期之前安排。
第1题:
在连续24小时内,航空安全员执行机场标高在海拔2438米(8000英尺)以上的高高原飞行任务并且连续飞行()个航段时,回到基地后,应当为之安排一个至少连续24小时的休息期。
第2题:
除非机组成员在前一个飞行值勤期结束后至下一个飞行值勤期开始前,获得了至少连续9个小时的休息期,任何合格证持有人不得安排,且任何机组成员也不得接受任何飞行值勤任务。
第3题:
在连续24小时内,航空安全员执行机场标高在海拔2438米(8000英尺)以上的高高原飞行任务并且连续飞行4个航段时,回到基地后,应当为之安排一个至少连续24小时的休息期
第4题:
如果飞行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航空安全员的基地所在时区之间有6个或6个小时以上的时差,则当航空安全员回到基地以后,航空公司应当为之安排一个至少()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
第5题:
如果飞行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航空安全员的基地所在时区之间有()个或()个小时以上的时差,则当航空安全员回到基地以后,航空公司应当为之安排一个至少48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
第6题:
当按照CCAR-121部规定的最低数量配备客舱乘务员时,值勤期不得超过()小时,值勤期后必须安排至少9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这一休息期必须安排在该值勤期结束时刻与下一值勤期开始时刻之间。
第7题:
当值勤期超过14小时时,在值勤期后必须安排至少()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这一休息期必须安排在该值勤期结束时刻与下一值勤期开始时刻之间。
第8题:
如果飞行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机组成员基地所在地之间有()或以上的时差,应安排一个至少连续()小时的休息期。
第9题:
如果飞行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乘务员驻地所在时区之间有6个小时或以上时差,值勤期后应当安排至少连续48小时的休息期。
第10题:
乘务人员执行四段高原机场(标高在海拔2560米以上的高原飞行任务时如迪庆、拉萨、九寨航线),机组成员回到基地后,应当为之安排一个至少连续()小时的休息期。
第11题:
如果飞行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机组成员的基地所在时区之间有6个或者6个小时以上的时差,则当机组成员回到基地以后,合格证持有人应当为之安排一个至少多少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
第12题:
10
12
8
24
第13题:
当乘务员按最低安全数量配备时,乘务员的值勤期不得超过14(含)小时,值勤期后应当安排至少9连续小时的休息期,休息期应安排在值勤期结束时刻与下一值勤期开始时刻之间。
第14题:
当合格证持有人为机组成员安排了其他值勤任务时,该任务时间可以计入飞行值勤期.当不计入飞行值勤期时,在飞行值勤期开始前应当为其安排至少()个小时的休息期。
第15题:
如果飞行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航空安全员的基地所在时区之间有6个或6个小时以上的时差,则当航空安全员回到基地以后,航空公司应当为之安排一个至少36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
第16题:
在连续()小时内,航空安全员执行机场标高在海拔2438米(8000英尺)以上的高高原飞行任务并且连续飞行4个航段时,回到基地后,应当为之安排一个至少连续24小时的休息期。
第17题:
如果飞行值勤期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机组成员的基地所在时区之间有6个或者6个小时以上的时差,则当机组成员回到基地以后,合格证持有人必须为其安排一个至少连续()的休息期。
第18题:
在任何连续的7个日历日内,对被安排了一次或者一次以上值勤期的机组成员,合格证持有人应当为其安排一个至少连续24小时的休息期。()
第19题:
如果飞行值勤期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机组成员的基地所在时区之间有6个或者6个小时以上的时差,则当机组成员回到基地以后,合格证持有人必须为其安排一个至少连续48小时的休息期。
第20题:
在连续24小时内,乘务人员执行机场标高在海拨()米以上的高高原飞行任务,并且连续飞行4个航段时,回到基地应位置安排一个至少连续()小时的休息期。
第21题:
如果飞行的终止地点所在时区与乘务员驻地所在时区之间有()个小时或以上时差,当机组成员回到基地后合格证持有人必须为其安排至少连续()小时的休息期。
第22题:
在任何连续7个日历日内,如果客舱乘务员的值勤期≥1次,则安排连续不低于48小时的休息期。()
第23题:
在任何连续的7个日历日内,对被安排了一次或一次以上值勤期的客舱乘务员,应当为其安排一个至少连续()的休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