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R121-R5针对备降机场天气标准的修订提到,在合格证持有人运行规范中,签派或者放行的标准应当在经批准的该机场的最低运行标准上至少增加下列数值,作为该机场用作备降机场时的最低天气标准:对于至少有()套能够提供不同跑道()进近的可用进近设施的机场,应选择两个服务于不同适用跑道的进近设施,在相应直线进近程序的决断高(DH)或最低下降高(MDH)较高值上增加60米(200英尺),在能见度()值上增加800米(1/2英里)
第1题:
Ⅱ类精密进近的最低标准包括决断高(DH)和跑道视程(RVR)或能见度。
第2题:
下述有关目视盘旋进近的最低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一个是().
第3题:
根据CCAR-121-R5对仪表飞行规则的起飞和着陆标准的修订内容,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第4题:
121部关于“新机长的仪表飞行规则着陆最低天气标准”的规定,正确的是()
第5题:
下列哪组数据用于表示机场运行最低标准中非精密进近的着陆限制()
第6题:
在签派放行指定的具有精密进近程序的备降机场,使用的备降最低标准为().
第7题:
下述有关目视盘旋进近的最低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一个是:().
第8题:
非精密直线进近的最低标准包括().
第9题:
在合格证持有人运行规范中,签派或者放行的标准应当在经批准的该机场的最低运行标准上至少增加下列数值,作为该机场用作备降机场时的最低天气标准:(1)对于只有一套进近设施与程序的机场,MDH/DH增加()米,能见度增加()米;(2)对于具有两套(含)以上非精密进近设施与程序并且能提供不同跑道进近的机场,MDH增加()米,能见度增加()米,在两条较低标准的跑道中取较高值。
第10题:
机场运行最低标准是指机场可用于飞机起飞着陆的运行限制。对于起飞,用能见度()或跑道视程()表示,在需要时,还应当包括云高;对于精密进近着陆,根据运行分类用能见度()或跑道视程()和决断高度稿()表示;对于非精密进近着陆,用能见度()和最低下降高度/高()表示。
第11题:
云高=180米或DH+120米,VIS=3200米或PM+1600米,取较高值。
云高=120米或DH+60米,VIS=1600米或PM+800米,取较高值。
云高=240米或DH+120米,VIS=3200米或PM+1600米,取较高值。
第12题:
如果驾驶员已经开始实施仪表进近程序的最后进近,并在此后收到了较新的天气报告,报告的天气条件低于最低天气标准,该驾驶员仍可以继续进近至决断高或者最低下降高。
当能见度低于所用仪表进近程序规定的最低能见度时,如果该机场同时开放了仪表着陆系统和精密进近雷达,且驾驶员使用了这两套设备中的一套,则可以在该机场开始实施该仪表进近程序(Ⅱ类和Ⅲ类程序除外)的最后进近。
如果驾驶员已经开始实施仪表进近程序的最后进近,并在此后收到了较新的天气报告,报告的天气条件低于最低天气标准,该驾驶员不可以继续进近至决断高或者最低下降高。
当能见度低于所用仪表进近程序规定的最低能见度时,如果该机场同时开放了仪表着陆系统和精密进近雷达,且驾驶员同时使用了这两套设备,则可以在该机场开始实施Ⅱ类精密进近程序的最后进近。
第13题:
当进近灯不工作时,非精密进近夜间飞行最低标准为().
第14题:
合格证持有人运行规范中的备降机场最低天气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第15题:
对于非精密进近仪表设备和程序的机场,其作为ETOPS运行航路合适的备降机场的最低天气标准是:()
第16题:
某机场只制定有非精密进近程序,将此机场定为备降场时,其预计到达时间的备降最低标准是().
第17题:
对于已建立仪表进近程序的机场,应对每个程序的直线进近和盘旋进近按()规定着陆最低标准。
第18题:
机场运行最低标准是一个机场用于起飞和着陆的限制,对于起飞,用能见度或跑道视程表示,如果需要还应包括云高;对于精密进近着陆,用能见度或跑道视程和()表示;对于非精密进近着陆,用能见度、云高和()表示,。
第19题:
非精密直线进近的最低标准包括什么?
第20题:
当进近灯光不工作时,Ⅰ类精密进近夜间着陆最低标准为:().
第21题:
非精密进近的最低标准用()表示。
第22题:
在签派放行指定的具有非精密进近程序的备降机场,使用的备降最低标准为:().
第23题:
云高=120米或DH+60米,VIS=1600米或PM+800米,取较高值。
云高=180米或DH+120米,VIS=3200米或PM+1600米,取较高值。
云高=240米或DH+120米,VIS=3200米或PM+1600米,取较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