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粗轧机架产生的机械应力大于精轧机架所产生的机械应力,因此靠前的架次对轧辊强度要求越低。
第1题:
第2题:
有一套热轧机,其粗轧部分是两个可逆式轧机,而精轧部分是七个机架的连轧,这种布置形式称为()。
第3题:
五机架连轧中,采用乳液分段冷却控制是第()机架。
第4题:
张力轧制是指()。
第5题:
连轧生产中,机架间的金属秒流量绝对相等。
第6题:
成品耳子产生的原因()
第7题:
活套的布置位置通常是在()之间。
第8题:
延伸孔型用于()段轧制。
第9题:
带钢热连轧三大阶段顺序为()。
第10题:
有一套热轧机,其粗轧部分是两个可逆式轧机,而精轧部分是七个机架的连轧,这种布置形式称为()连轧。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加热炉→精轧机→预精轧→粗中轧→减定径→吐丝机→风冷线
加热炉→精轧机→预精轧→粗中轧→吐丝机→减定径→风冷线
加热炉→粗中轧→预精轧→精轧机→减定径→吐丝机→风冷线
加热炉→粗中轧→预精轧→精轧机→吐丝机→减定径→风冷线
第13题:
连轧过程前一机架的轧件出辊速度必须()后一机架的入辊速度。
第14题:
高速线材轧机生产中,必须选定一个机架的轧制速度为基准值,这个机架称为基准机架,通常单线轧机以()作为基准机架。
第15题:
通常精轧阶段的变形量小于粗轧阶段。
第16题:
精轧最后一个机架通常都不承担太大的负荷。一方面最后一个机架速度快,降低了轧机压下的能力;另一方面,减小最后一个机架的负荷有利于产品性能的控制,因此最后一个机架的负荷越小越好。
第17题:
粗轧R2机架形式是()。
第18题:
连轧过程中,轧制张力是由于前后机架的速度差产生的。
第19题:
钢板轧后冷却的残余应力缺陷多发生在强度较高和易产生马氏体组织的钢种中。
第20题:
张力轧制是指连轧后一机架秒流量大于前一机架产生的张力轧制。
第21题:
在连轧中,前后机架存在秒流量差,造成前后机架的轧件受到前机架的()作用,此力通常称为张力。
第22题:
连轧过程必须满足前机架的前张力()后机架的后张力。
第23题:
低频机械应力
高频机械应力
低频热应力
高频热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