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字改革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是于1956年1月31日公布了()。
第1题: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成立,并通过《汉字简化方案(初稿)》是在哪一年?《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又于哪一年发表?
第2题: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第3题:
1965年1月由文化部、文改会联合发布的(),给6196个印刷通用汉字规定了印刷通用字体的标准字形。
第4题:
规范汉字指()。
第5题:
下面哪个表中的字为不规范汉字()。
第6题: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发布于()
第7题:
当前通用的规范汉字的形体是以国家正式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为依据。
第8题:
异体字
繁体字
正体字
通用字
第9题:
第10题:
简化汉字
印刷体汉字
规范汉字
第11题:
第12题: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简化字总表》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第13题:
新作手书招牌或者公共场所题词,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已有的题词和手书招牌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应当在适当的位置配有()
第14题: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三个有关汉字规范的方案就是我们现在使用汉字的规范依据。
第15题:
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基本集和第二、第四辅助集外,现行规范汉字主要的依据还有()。
第16题:
国务院于1964年总结、归纳并公布的《简化汉字总表》(共三表),共简化汉字2235个,使常用汉字(3600个左右)的平均笔画为7画。
第17题:
规范现行汉字的字形的文献有()
第18题:
《简化字总表》共收入简化字()个,《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共废除了异体字()个,《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共收入了印刷通用字()个。
第19题:
在整理和简化汉字方面,国家先后公布了()、()、()、()等几个表,初步建立现代汉语用字的字形规范。
第20题:
《简化字总表》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汉字简化方案》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