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尽力而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适时调整国家基础标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又要量力而行,兼顾各级(),不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第1题:
第2题: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第3题: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我国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占比仍然偏低,主要体现在()。
第4题:
2014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各级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保证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国财政收入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比上年增加11140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119158亿元,增加8627亿元,比上年增长7.8%;财政支出151662亿元,比上年增长8.2%。这表明了() ①我国出现了财政赤字现象 ②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③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④我国出现了财政盈余
第5题: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第6题: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不同地区、城市与乡村的人口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
第7题: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是()。
第8题:
财政性教育投入比重仍然过低
医疗卫生支出水平甚至低于某些非洲国家水平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重略有下降
基层政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弱化
第9题: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的重要途径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满足公民基本权利、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的现实要求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证社会稳定、协调、和谐发展的关键举措
第10题:
实际支出决定
地方制定和调整
中央制定和调整
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
第11题:
平衡地区间的财政收入
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支持财政收入少的地方政府
满足地方政府的财政需要
第12题:
农村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建设
第13题:
社会管理创新要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14题: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15题:
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国家基础标准由(),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兼顾财力可能,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所需资金按中央确定的支出责任分担方式负担。
第16题:
把()作为最大民生普惠,明确配置标准,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月于民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体育等事业有力推进。
第17题:
在《安徽省“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提到,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步提高统筹层次,适时调整保障水平,加快建设城乡一体、供给多元、便捷高效安全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社会保险制度。
第18题:
全面提升()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19题:
全覆盖
保基本
多层次
可持续
第20题:
第21题:
公平公正
惠及全民
水平适度
可持续发展
第22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明确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支出责任
中央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国家基础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
全国性或跨区域的重大传染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为中央财政事权,由中央财政承担支出责任
计划生育为中央财政事权,由中央制定计划生育扶助保障补助国家基础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
第23题:
生态环境
社会保障
公共安全
基本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