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书法与历史有什么关系?“书法史学”包括哪些内容?

题目

研究书法与历史有什么关系?“书法史学”包括哪些内容?


相似考题
更多“研究书法与历史有什么关系?“书法史学”包括哪些内容?”相关问题
  • 第1题:

    书法与“美育”有什么关系?如何进行书法美育?


    正确答案:对于书法来讲,“美育”是书法的落脚点,我们研究书法与人的审美关系,研究书法本身,最终是使书法对人们起到美育作用,为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和高尚的人类,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由于书法本身的艺术特征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其艺术形式及健康的文字内容都将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的情思进行陶冶,从而塑造更为美好的心灵,由美而至善。美育的特点,是直接诉诸情感,是诱发而非强制、非说教。从接受者来讲,是一种创造,而非消极的接受,它是在极为浓厚、强烈的兴趣中,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的。书法美育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家庭、学校、社会。家庭中,要从小给幼儿一个充满艺术气氛的环境,从家庭成员到家庭陈设,要尽量使幼儿能感到书法线条的美。在学校,则应受到正确的书法指导,目前全国小学大都开书法课,这是书法美育普及的广泛基础。从中学到大学也应提倡书法美育,并逐步引向深入。要培养书法教师,组织各种各样的书法活动。至于社会的书法美育则更为宽广,可通过展览、组织书法学习班、书法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社会美育。组织者要为人们提供高水平的作品,而不必迁就一般水准。书法艺术家有义务为提高民族的审美情操做出自己的贡献。

  • 第2题:

    “有意味的形式”的命题与书法研究有什么关联?


    正确答案: “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对艺术评论的著名美学命题,它已成为现代美学界的口头禅和现代派艺术理论的基础。西方艺术界在经历了两千年模仿或再现客观物体的自然主义创作方法后,直到十九世纪末,他们才恍然大悟,这种艺术观和创作方法与世界艺术主流相比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支流,而经过特殊的抽象创造出远离客观物体、动态的艺术才是人类艺术最主要的方式。这种方式由“形式”与“意味”所构成,它们紧密相关、不可分割。“形式”,即艺术品各个部分和素质构成的纯粹关系;“意味”,是一种难以诉说的更深一层的感情。无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人对二者是不可能看到和感受到的,因为它们不是再现现实的形式,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美,“从这些方面能够得到远比对事实、观念、描述更为深刻、更为崇高的东西。”这种理论虽然脱离了社会实践、含义较为模糊,而其内核却可借鉴于书法研究。书法艺术正是一种远离了客观物体和动态的艺术,其抽象线条中蕴含着深深的意味,较之当代西方艺术,所显示的形式美更单纯、更抽象,它是一种鲜明体现出“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其形式之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它与中国人民(包括有书法历史国度的人民)长期历史积淀起的深层心理结构(人的心灵)息息相关。书法形式体现出的对立统一规律以及节律与心灵相一致时,则将产生出高于人原始情感、对美的浅层次的理解。人们维持生存以及为此而产生出的感情极其有限,而且要服从于自然的一般规律。而书法则是超越生物需要、超越然控制、超越功利思想、在纯形式中体现出与人类深层文化结构相通的“意味”的艺术形式。所以,无论书写者或欣赏者,都能从中得到与一般日常生活不同的特殊审美情感。
    优秀书法家创造出新的书法形式风格,不是单纯的几种形式的相加,而是其情感按照自身的需要自动地进行选择,这是一种质的溶合,是统一的有机的整体,是灵魂和整个生命的自然歌唱。真正的书法艺术“必定是由灵感完成的,必定是伴随着对形式的情感把握而产生的内心兴奋的自然表露”。研究贝尔这个理论,对进一步探讨书法艺术的本质和指导书法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3题:

    搞书法研究,须备有哪些工具书?


    正确答案: (1)《说文解字》。为汉许慎所著,是一本标准篆书字典。小篆都应以说文为依据,是爱好篆刻和篆书者所必备的。近有新版本单册,价格便宜,查找方便。
    (2)《六书通》,虽说里面的字甚为庞杂不可靠,但第一个字都是根据说文的。买不到说文,尚可使用。取其首字可也。
    (3)《古籀汇编》为查找大篆用书,字数较齐,也较正确。
    (4)《古文字类编》。为北京大学所编的大篆字典,共有三千余字,单本,查找尚较方便。
    (5)《书法大字典》。为综合性书法专用字典,各体均备,以楷行性为主,光华出版社的一本质量较好,所收的字是以原作剪贴摄影的,但价格较贵。
    (6)书法理论类书。古代和现代的均有。专门论述书法的美学、欣赏、评论、笔法、结体等理论问题,书目繁多,只要买两本就基本上都能包括进去了,一是《历代书法论文选》,二是《现代书法文选》。有这两本书足够。
    (7)报刊类。订阅两份也颇有参考价值,可以了解全国书法界的动态、时代风貌、经验交流等。如北京的《中国书法》、上海的《书法》、《书法研究》,武汉的《书法版》等。
    (8)其它参考书。如唐诗宋词、成语名句等,读读即可增加“书外功夫”,也是书法创作不可少的内容。
    (9)备一本较好的字典,因为我们搞书法的人,接触文字最多,常有一些冷辟的字,必须弄清其读音字义才好,否则,人家问你写什么?回答“不知道”,岂不笑话!因此这字典不能太简单,最好有本词海之类的字典。

  • 第4题:

    什么是八卦,八卦与书法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八卦是中国最早的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八卦,传为伏羲所制,故亦称伏羲书。《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一说时有龙马负图出河,伏羲则之为八卦。两卦相叠又可演为六十四卦,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所谓“卦”者,象也,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所以,古人认为“八卦”是中国文字典籍的始祖。汉孔安国《尚书·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亦载:伏羲氏“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六书,八卦之变也”。后世之人,则把八卦作为卜巫符号,用于一些迷信活动,则是失去了其本来的宗旨和含义。

  • 第5题:

    浯溪碑林是研究史学、文学、文字、书法的天然资料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什么是“书法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管理”本身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当代已经建立起了“管理学”。而书法,由于书法家协会成立是八十年代初的事,在整个管理上还未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这就需要在积累经验基础上,借助于“管理学”的规律,建立一套完备的“书法管理学”。它必须以多种学科综合研究为基础,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它将研究书法管理的性质、特点、范畴、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研究对人(即对书法家)的管理。因为“管理”即是通过组织、指导其他人完成既定目标的艺术。而“管理人员”则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研究他们的心理、学养、素质、意志、训练、管理方法等。另外还要研究书法活动的规律、规划的实施、科研管理、信息管理、政策管理等。书法管理理论的系统化,有助于书法事业的兴旺发达,它将指导其方向、决定其战略思想、提供思想基础,以至到具体规划的建立与完成。书法管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势有紧密联系,与整个文艺体制有关系。管理部门一定要有一批具备现代管理头脑、有魄力、能高瞻远瞩而又能出以公心、脚踏实地为书法事业献身的人。事实证明,凡是书法工作开展的好,又出人才和成果的地方,总是与上述品质的管理人才有关。反之,书法管理部门让一些脑子僵化、私心严重的人所占据,受害者首先是该地区的广大书法爱好者,那里的人才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环境,也不可能通过书法活动脱颖而出。所以,无论是理论研究或者是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任何时候都应被视为极为重要的工作。

  • 第7题:

    问答题
    “禅宗”与书法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禅宗为中国佛教派别之一,以专修“禅定”为主。南宗的“顿悟”说,对中国艺术理论与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书法受其影响尤甚。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使人安静而止息杂念,见性成佛。中国书论中有“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要求书家作书前排除杂念,万神归一,“入定”后,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神奇之笔。“入定”愈深,则穷微测奥,通乎神解,可将思维引向平日未能意会到的问题,激发起灵感,也就是将潜意识调动起来。平时无意间所见、所闻、随心的谈话、读书、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突然会按着新的思路贯穿在一条线上,就像电子计算机,一下抓住了关键。实际这是思维过程一个飞跃。但这种飞跃,又非理性的思索。禅宗的特点是“不诉诸盲目的信仰,不去雄辩地论证色空有无,不去精细地讲求分析认识,不强调枯坐冥思,不宣扬长修苦炼,而就在与生活本身保持直接联系的当下即得,在四处皆有的现实境遇中悟道成佛”。
    他们主张超脱世间的荣辱得失,但与道家的超脱不同,而是认为只有回到内心才能解脱,主张在直觉中体验人生的自由。艺术是一种直觉活动,它包涵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的面相当多,当人们企图诉诸理性对它解释时,总是只抓住了其中的一面两面,即使当代最完整的理论也很难将它的产生、它的思维、创作过程、对它的欣赏等问题阐发得鞭辟入微。它是整个生命力的冲动,是对整个主体自我完善的渴求。人们对它的表述总是显得蹩脚,而只有通过主体在日常生活的大量感性中得到妙悟,达到了大彻大悟,才可直入堂奥。“它既非刻意追求,又非不追求;既非有意识,又非无意识;既非泯灭含虑,又非念念不忘,所谓在不住中又常住。”这正是艺术创作的特点。有才能的书法家在“悟”字上表现得特别突出。我们的理论家,常常引用“夏云奇峰”、“担夫争道”、“惊蛇入草”之类的说法,实际这是历史上的书论者故弄玄虚之谈。
    有实践经验者都会感到书法创作中的顿悟绝非看了一次“客观物体”所能奏效,我们当代人看到的物体更多,如果不是按照某种既定的理论去套实践,那么很难有人说他的书作是直接受某一种物体启发所致。一个有才华的书法家创出了新体,是由他的气质、意志、修养及整个的主体在书法艺术长期实践中,由更高层次的追求引导,对潜意识(而不仅仅是某客观物体)进行调整、筛选,最佳意象迅速汇集,直觉的智慧因子压倒了理性中的想象、感知而与情感、意向紧密融合后所突然迸发的结果。所以说“悟”,是在高层次上对现实的把握,是理性对于感性内容的积淀而使人直接感受到艺术的内在规律,这是“永恒的瞬间”或“瞬间的永恒”。许多书法大师并未进行深入的理性研究,实践一直在感性之中,由于悟性,他超越了感性,创造出了传世之作。而许多未必不勤奋、知识面不能谓之不高的书家,一生则只能徘徊在高层次书法艺术大门之外。原因是缺少在感性中的妙悟。禅家的“悟”的确抓住了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核心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书法、绘画与刻印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一幅书画作品,总得钤盖上一方或几方印章,才算完整无缺,否则便有遗珠之憾。在书画作品上钤盖印章,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特征之一。那么,书、画、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从艺术上来说“书画同源”,而书法和篆刻又是姐妹艺术。大家都知道,刻印所采用的是文字,不论你刻篆书还是隶楷,总得和文字的书写发生关系。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书法是篆刻的基础,不能设想一个不懂书法的人会成为一个有精湛技艺的篆刻家,人们常把篆刻说成“铁笔”,由此可见书法、篆刻二者的关系之深。再则,书法讲究线条、结构、布局、情韵,篆刻也同样如此,但书法又不等同于篆刻,这首先是因为,书法用的是毛笔,篆刻用的是铁笔;书法用的是纸,篆刻用的是石,工具和材料都不同。其次,书法幅式大、篆刻幅式小;书法蘸墨、色黑;篆刻用印泥钤盖,色红。此外,书法作品中真草隶篆各体均有,篆刻虽则各体兼备,但顾名思义,是以“篆文”为主体。
    至于绘画和印章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一些。在一幅画上钤盖印章不仅仅在于证明作品的真膺,更主要的是为了充实和丰富画面,增加艺术效果。关系密切也有三个原因:其一是绘画常借助印章,以作为全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或画龙点睛,或压稳重心,所谓“秤陀虽小压千斤”,钤印得当,能起到笔墨的作用,甚至能起到笔墨起不到的作用。其二是绘画者常借用闲章来表明自己的志趣或艺术见解,文辞隽永、含蓄精当的印文往往与画面题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所谓“闲章不闲”。并以姓名印来证实自己的责任感。其三是从艺术本身来说,书法、绘画和印章都讲究构图(或称章法)。书法中“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原理,既适用于绘画,同样也适用于印章。因此,书、画、印三者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其有关的创作原理,却是息息相通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八卦,八卦与书法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八卦是中国最早的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八卦,传为伏羲所制,故亦称伏羲书。《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一说时有龙马负图出河,伏羲则之为八卦。两卦相叠又可演为六十四卦,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所谓“卦”者,象也,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所以,古人认为“八卦”是中国文字典籍的始祖。汉孔安国《尚书·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亦载:伏羲氏“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六书,八卦之变也”。后世之人,则把八卦作为卜巫符号,用于一些迷信活动,则是失去了其本来的宗旨和含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书法未来学”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书法未来学”是借助“未来学”的原理、根据书法的规律对书法未来进行预测的科学。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未来性。所谓“综合性”,即要运用凡涉及书法艺术的各门学科知识,对书法进行全面的、立体性的探讨。如社会政治、经济、政策的发展、变化对书法发展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未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将如何发展;未来的文化思潮如何,未来的哲学、美学将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未来人的心灵将如何与社会同步发展等等。它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自然和社会、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定性法与定量法、主观和客观等因素有机地溶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体系。它的系统性表现在在研究中将书法艺术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预测、考察,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它的某一个问题,例如用笔、章法等,我们过去的文章大都属于此列。其未来性表现在在预测未来书法面目中达到认识、改变书法现状。各种研究方法都可应用,有单项的、综合的、全方位的、从本体上升到形而上的等等。研究过程本身,既对未来出现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予以阐述,又可对其正确的引导,以使其达到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最佳状态。
    我们可以对未来书法艺术进行大致描绘:未来的艺术出现多元化、多层化的趋势,一方面它将以其高度的抽象性,成为一种具有最高层次的阳春白雪式的艺术,同时它又广泛普及、与实用密切结合,直到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将会与书法发生联系。它的面目将是多样的,现代派书法会有所发展,纯传统书法也照样会有市场,当然更多的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造的书法面目。会产生与历史上相媲美的书家,但不可能出现王羲之式的“书圣”,因为任何一种花都不可能成为花中之王。应当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了解你所追求的艺术的未来,便很难科学地预测整个社会及人类的未来。因此,“书法未来学”将是一门很有潜力的、重要的学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书法教育学”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书法教育学”是研究书法教育的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应包括研究书法教育的本质、目的、方针、制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教师与领导管理等问题。其中应分学龄前启蒙教育、普通学校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业余教育等。目前我国虽然进入书法的热潮期,但书法教育还不普及、不系统。中小学刚刚提倡开书法课,而师资又极缺乏,尤其经过训练的、有一定水平的教师更是缺少。现在一部分大专院校设了书法课,有的还招了研究生,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书法研究会,这是振兴我国书法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但更多的书法教育却是由社会来承担的。各级书协组织举办了各种规模的讲习班、培训班、进修班、研讨会。如有的书法家协会投资不少资金,邀请了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导师,开办了书法理论及篆刻训练班,集中了本地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书法爱好者参加学习,通过严格教学,使他们水平大大提高一步;有的书协还成立了书法函授院在全国招收学员,编写水平较高的教材,系统地对学员进行教学辅导,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材。当然,严格说来,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书法教育系统,书法教育上许多问题还有待通过实践去研究、总结,除发扬我国几千年书法教育方面的成果外,吸收外国(如日本)的书法教育经验也是极为必要的,这样,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一定能建立起系统的“书法教育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开展“书法批评”?书法批评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文学艺术如果要进步,就离不开批评。这个批评,就是批阅和评论。批评既可对创作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者的看法,同时,也可对作品的成功之处加以分析和肯定。由此可见,批评在指出作品瑕疵的同时,又可肯定成绩,这关系是辩证的,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认为一提到批评就是专挑毛病。由此可见,作为艺术之一的书法,如果要在创作上有所前进的话,是万万离不开书法批评的。那末,书法批评的内容有哪些呢?具体说来,一是创作上的,二是理论上的。创作上的批评包括分析作品在点画、结体、布局和意境上的成败得失;理论上的批评包括指出书法理论上的谬误和正确等等,因为谬误的理论会把创作引向岐途,而正确的理论又是指引书法创作走向成功彼岸的指路明灯。当然,创作要发展,理论也要发展,这种发展的推动力,就是所说的文艺批评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书法教育学”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书法教育学”是研究书法教育的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应包括研究书法教育的本质、目的、方针、制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教师与领导管理等问题。其中应分学龄前启蒙教育、普通学校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业余教育等。目前我国虽然进入书法的热潮期,但书法教育还不普及、不系统。中小学刚刚提倡开书法课,而师资又极缺乏,尤其经过训练的、有一定水平的教师更是缺少。现在一部分大专院校设了书法课,有的还招了研究生,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书法研究会,这是振兴我国书法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但更多的书法教育却是由社会来承担的。各级书协组织举办了各种规模的讲习班、培训班、进修班、研讨会。如有的书法家协会投资不少资金,邀请了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导师,开办了书法理论及篆刻训练班,集中了本地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书法爱好者参加学习,通过严格教学,使他们水平大大提高一步;有的书协还成立了书法函授院在全国招收学员,编写水平较高的教材,系统地对学员进行教学辅导,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材。当然,严格说来,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书法教育系统,书法教育上许多问题还有待通过实践去研究、总结,除发扬我国几千年书法教育方面的成果外,吸收外国(如日本)的书法教育经验也是极为必要的,这样,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一定能建立起系统的“书法教育学”。

  • 第14题:

    书法、绘画与刻印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一幅书画作品,总得钤盖上一方或几方印章,才算完整无缺,否则便有遗珠之憾。在书画作品上钤盖印章,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特征之一。那么,书、画、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从艺术上来说“书画同源”,而书法和篆刻又是姐妹艺术。大家都知道,刻印所采用的是文字,不论你刻篆书还是隶楷,总得和文字的书写发生关系。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书法是篆刻的基础,不能设想一个不懂书法的人会成为一个有精湛技艺的篆刻家,人们常把篆刻说成“铁笔”,由此可见书法、篆刻二者的关系之深。再则,书法讲究线条、结构、布局、情韵,篆刻也同样如此,但书法又不等同于篆刻,这首先是因为,书法用的是毛笔,篆刻用的是铁笔;书法用的是纸,篆刻用的是石,工具和材料都不同。其次,书法幅式大、篆刻幅式小;书法蘸墨、色黑;篆刻用印泥钤盖,色红。此外,书法作品中真草隶篆各体均有,篆刻虽则各体兼备,但顾名思义,是以“篆文”为主体。
    至于绘画和印章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一些。在一幅画上钤盖印章不仅仅在于证明作品的真膺,更主要的是为了充实和丰富画面,增加艺术效果。关系密切也有三个原因:其一是绘画常借助印章,以作为全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或画龙点睛,或压稳重心,所谓“秤陀虽小压千斤”,钤印得当,能起到笔墨的作用,甚至能起到笔墨起不到的作用。其二是绘画者常借用闲章来表明自己的志趣或艺术见解,文辞隽永、含蓄精当的印文往往与画面题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所谓“闲章不闲”。并以姓名印来证实自己的责任感。其三是从艺术本身来说,书法、绘画和印章都讲究构图(或称章法)。书法中“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原理,既适用于绘画,同样也适用于印章。因此,书、画、印三者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其有关的创作原理,却是息息相通的。

  • 第15题:

    “度”与书法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书法中充满矛盾,从形式到其内蕴都充满了对立统一。如何统一?这就涉及到“度”的问题。比如说水,在摄氏一百度以上化为气体,零度以下结为冰,因为水的“度”的超出或不足都会引起质的变化。艺术上分寸的把握也是同样的道理。
    古人关于这方面有许多精辟论述,如萧衍《答陶隐居论书》中说:“点掣短则法拥肿,点掣长则法离渐,画促则势横,画疏则字形漫;拘则乏势,放可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如书写中用力过猛,则失之野;力之不到,则失之柔。何以掌握?从猛到柔,中间许多阶段,互相参差,协调运用,一句话,要掌握好“度”。结体的拙巧、正斜、疏密、松紧、平险、违和、增减、向背、避就;用墨的浓淡、干湿、涨缩、苍润、沉浮;章法的虚实、连断、主次、黑白、疏密、纵横、正偏等等一切对立因素,经过“中和”,谐调地统一在一起,显示了多层次、多角度、然而又不超越法度的美。这法度即书法中约定俗成的规范:用笔可率不可草、可留不可滞;用墨可润不可湿、可干不可燥;结体的可满不可涨、可拙不可呆;章法的可实不可闷、可连不可串;书法意味中的豪放与粗野、秀丽与姿媚、稚拙与呆板等等,这一切,只是微妙之差,若不严加掌握,则失之千里。
    对整个书法理解也存在“度”的问题。如有人提出“书法画”,以文字本身组成图画,在当代的艺术追求中,谁都能自由去进行探索,但这种“书法画”实际上已离开书法,进入到绘画的范畴中去了。这种“书法画”的命运如何,历史也早已有公论,这个历史,具体来说就是书法艺术的“度”。
    “度”决非固定不变,随着时代发展,旧的“度”被突破,新的“中间环节”产生,于是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一级的“度”。正确地把握书法中的“度”,将会对书法创作、欣赏起到相当大的指导作用。

  • 第16题:

    书法家为什么要懂得些碑帖鉴定学?它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书法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即要对古代优秀碑帖进行继承,并辨识其高下、真伪,否则,往往将一些不入流的膺品当做优秀作品临写,必然要走弯路,甚至堕入魔道,再想挽回,则倍加困难。另外,书法家在对碑帖进行鉴定的同时,也开扩了眼界,提高了欣赏水平。碑帖鉴定,是书家一项基本功力,不可等闲视之。
    “碑帖鉴定学”,即以科学方法,对古代碑刻、法帖的真伪、摹拓时间、涂改、翻刻等进行分析、辨别的学科。鉴定石刻、墓志、法帖应以实物为主,再看拓本是否与原石一致。方法有:从纸、墨及装裱的考据、字的损泐情况、名人题跋、铃印、尤其是字的精神处着手,既要识真,又要辨伪。历史上“墨老虎”为赚钱,在碑刻上使用了种种伪造手段,传世碑帖中,有的以翻刻充原件,有的干脆凭空伪造,有的则真伪相伴。为了更好地收集、整理、保护、研究历代书法珍品,清除膺作,必须对所有作品进行鉴定。鉴定者本身要具备很高的文学艺术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尤其要利用世界上鉴定科学的最新成果,将鉴定学建立在牢固的历史和科学基础上。
    许多翻刻、伪造品猛一看的确分辨不出真伪,但有经验的鉴定专家,则能从最细小处看出破绽:人造的石花与自然的损泐毕竟不同,山东有一批汉碑刻石即极接近原作。我们指出一些作品,以请书界注意:翻刻本有:秦《泰山二十九字》、汉《祀三公山碑》、《裴岑纪功碑》、《刘熊碑》、《华山庙碑》、魏《三体石经残石》、吴《天发神谶碑》、梁《瘗鹤铭》、北魏《郑羲下碑》、《张玄墓志》等。凭空伪造者有百种之多,主要有夏《大禹岣嵝碑》、商《比干墓刻石》、汉《朱博残石》、《汉高祖大风歌碑》、魏《王五娘等题名》、晋《王濬墓志铭》、北魏《周君砖志》、《高植墓志》、唐《凉州刺史郭云墓志》、《柳氏墓志》等。另外,盛传王献之的《保母(砖)志》历史上确曾喧传一时,直至清末,才有人发现是伪造,当代鉴定家又从书体、书志情况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
    目前已有关于书法鉴定的著作,但要建成一门完整、系统的学科,还需做进一步的努力。

  • 第17题:

    为什么要重视书法信息的研究?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信息对书法家之重要,如同人体要经常吸收各种不同的营养,否则便不可能继续生存、发展。书法信息学是由书法家、编辑、书法研究管理机构共同完成的一项新的学科。它的内容很广泛,其中包括书法家与信息的关系、群体信息与个体信息的关系,各种信息如何通过主体软件的感受、构思、创作并通过反馈变为新的信息(作品)等。而其最基本点是如何把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迅速、广泛地向广大人民推广开去。这首先要有效率高的书法情报系统,迅速掌握全国及国际书法动态,如世界各国及国内各地有关的书法活动、展览、出版、组织及书法家、书法群体的代表人物等情况。对于个人来讲,其才能之一便是收集书法信息的能力。只有在占有大量新老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敏捷思维和研究,运用多种学科、多种书风进行综合,才能进入到创造阶段。书法信息主要是通过展览、报刊、书籍、交流活动以及与同好的交往而获得。有成就的书家,无一不在收集资料上下功夫,投入大量的财力、时间。而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有所取舍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 第1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重视书法信息的研究?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信息对书法家之重要,如同人体要经常吸收各种不同的营养,否则便不可能继续生存、发展。书法信息学是由书法家、编辑、书法研究管理机构共同完成的一项新的学科。它的内容很广泛,其中包括书法家与信息的关系、群体信息与个体信息的关系,各种信息如何通过主体软件的感受、构思、创作并通过反馈变为新的信息(作品)等。而其最基本点是如何把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迅速、广泛地向广大人民推广开去。这首先要有效率高的书法情报系统,迅速掌握全国及国际书法动态,如世界各国及国内各地有关的书法活动、展览、出版、组织及书法家、书法群体的代表人物等情况。对于个人来讲,其才能之一便是收集书法信息的能力。只有在占有大量新老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敏捷思维和研究,运用多种学科、多种书风进行综合,才能进入到创造阶段。书法信息主要是通过展览、报刊、书籍、交流活动以及与同好的交往而获得。有成就的书家,无一不在收集资料上下功夫,投入大量的财力、时间。而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有所取舍本身,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书法与“美育”有什么关系?如何进行书法美育?

    正确答案: 对于书法来讲,“美育”是书法的落脚点,我们研究书法与人的审美关系,研究书法本身,最终是使书法对人们起到美育作用,为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和高尚的人类,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由于书法本身的艺术特征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其艺术形式及健康的文字内容都将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的情思进行陶冶,从而塑造更为美好的心灵,由美而至善。美育的特点,是直接诉诸情感,是诱发而非强制、非说教。从接受者来讲,是一种创造,而非消极的接受,它是在极为浓厚、强烈的兴趣中,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的。书法美育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家庭、学校、社会。家庭中,要从小给幼儿一个充满艺术气氛的环境,从家庭成员到家庭陈设,要尽量使幼儿能感到书法线条的美。在学校,则应受到正确的书法指导,目前全国小学大都开书法课,这是书法美育普及的广泛基础。从中学到大学也应提倡书法美育,并逐步引向深入。要培养书法教师,组织各种各样的书法活动。至于社会的书法美育则更为宽广,可通过展览、组织书法学习班、书法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社会美育。组织者要为人们提供高水平的作品,而不必迁就一般水准。书法艺术家有义务为提高民族的审美情操做出自己的贡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研究书法与历史有什么关系?“书法史学”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研究任何一门学问,如果不了解其历史的演变情况,那么根本不可能对它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探讨。一切事物都是在历史的继承中发展的。研究书法历史,将会给我们展现出历史上各个时代书法明晰的面貌和各朝代发展的详细情况,从而从历史变迁中找出规律,以指导当代书法的实践,预测未来的方向。否则,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法传统,将会找不到头绪,无所适从。研究书法史,也是认识传统、继承传统的重要一环。一部系统的书法史,是我国古老文明的象征和现代艺术发达兴旺的标志。研究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不能以论代史,而应在全面掌握书法史的各个方面之后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在浩瀚的、系统的、巨大的《中国书法通史》出现之前,可先分阶段搞些书法断代史,如《魏晋书法史》、《唐宋书法史》、《明清书法史》、《近代书法史》等;还可根据不同书体搞些《篆书发展史》、《隶书发展史》、《行草发展史》;另外像《书法批评史》、《风格演变史》、《书法思想史》等专题也是书法史的组成部分;有人还主张以书法家或书法作品为主要线索写书法史,这一切都应是书法史的内容。我们现在只有先提出要求,尔后才可实施,组织人员编写。为此,应首先总结出一整套书法史的研究规律和方法,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书法史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浯溪碑林是研究史学、文学、文字、书法的天然资料库。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东汉后期主要文人书法流派有哪些?对后代书法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东汉后期文人书法流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史上文书法流派的开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东汉后期的书法流派主要有曹喜影响下的篆书流派、杜操、崔瑗和张芝影响下的草书流派和刘德升的行书流派和蔡邕的隶书流派。曹喜的篆书,开创了悬针法、垂露篆,对后世的邯郸淳、蔡邕皆有影响,直到魏晋南北朝的碑刻篆书都有曹喜的篆书风格。杜操的草书硬瘦,其书法风格特征后来被张芝所继承,对魏晋南北朝书风产生很大的影响,张芝的草书对魏晋时期的文人书法流派中形成巨大的影响。这种流派的形成,为当时文人书家确立了一种艺术创作模式,并影响了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书家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书法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管理”本身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当代已经建立起了“管理学”。而书法,由于书法家协会成立是八十年代初的事,在整个管理上还未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这就需要在积累经验基础上,借助于“管理学”的规律,建立一套完备的“书法管理学”。它必须以多种学科综合研究为基础,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它将研究书法管理的性质、特点、范畴、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研究对人(即对书法家)的管理。因为“管理”即是通过组织、指导其他人完成既定目标的艺术。而“管理人员”则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研究他们的心理、学养、素质、意志、训练、管理方法等。另外还要研究书法活动的规律、规划的实施、科研管理、信息管理、政策管理等。书法管理理论的系统化,有助于书法事业的兴旺发达,它将指导其方向、决定其战略思想、提供思想基础,以至到具体规划的建立与完成。书法管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势有紧密联系,与整个文艺体制有关系。管理部门一定要有一批具备现代管理头脑、有魄力、能高瞻远瞩而又能出以公心、脚踏实地为书法事业献身的人。事实证明,凡是书法工作开展的好,又出人才和成果的地方,总是与上述品质的管理人才有关。反之,书法管理部门让一些脑子僵化、私心严重的人所占据,受害者首先是该地区的广大书法爱好者,那里的人才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环境,也不可能通过书法活动脱颖而出。所以,无论是理论研究或者是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任何时候都应被视为极为重要的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