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第1题:
翻译: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第2题:
下面的一段话出自()兵学著作:“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等原则。
第3题:
翻译: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第4题:
翻译: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第5题:
翻译: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倘现(偶然出现),是无世而不尝有之。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翻译:“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第14题:
翻译: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第15题:
翻译: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第16题:
翻译: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第17题:
“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这句古语反映了冷兵器战争中信息传递的特有方式。
第18题:
金鼓
旌旗
马匹
无线电
第19题:
第20题:
《军志》
《军政》
《易经》
《吴子》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