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有()
第1题:
简述《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主要内容。
郑国是夹在秦、晋之间的小国,面对秦、晋联军的包围,形势十分危急,用武力解围不可能,只有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烛之武虽对郑文公的不能用人非常不满,但当郑文公认错后,面对国难,也就不再计较个人得失,挺身而出,以其机智从容的风度和剖析入微的言辞说服了秦穆公,瓦解了秦、晋联盟,从而使晋军孤立,知难而退,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略
第2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思想观点是下列哪篇文章提出来的()
第3题:
“烛之武退秦师”一事中的烛之武是哪一诸侯国的著名政治家()
第4题:
不属于《诗经》中的篇章的是()。
第5题:
简析《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是怎么说退秦师的。
第6题:
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烛之武退秦师”一句中“退”的用法特点,并归纳同类用法的词语。下列语句不含同类用法的是()。
第7题:
战国
秦朝
汉朝
春秋
第8题:
《邵公谏厉王弭谤》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晋楚城涯之战》
《烛之武退秦师》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郑伯克段于鄢
烛之武退秦师
城濮之战
鄢陵之战
第13题:
“退避三舍”出自()
A《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B《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C《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第14题:
翻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第15题:
“东道主”这个成语出自()。
第16题:
简析《烛之武退秦师》中是怎样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
第17题: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
第18题:
诸葛亮空城计
烛之武退秦师
墨子智退公输班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
长平之战
第19题:
《曹刿论战》
《崤之战》
《公孙丑》
《烛之武退秦师》
第20题:
项伯杀人,臣活之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第21题: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第22题:
秦国
晋国
楚国
郑国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