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著名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返回祖国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江泽民总书记称为“人民科学家”。
第1题:
第2题:
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一大批科学家为国家的核武器及导弹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誉称指的是哪位科学家:⑴两弹元勋、⑵火箭“老总”、(3)核弹先驱、⑷两弹功臣。
第3题:
火箭按用途可分为无控火箭弹、导弹与运载火箭三类。()
第4题: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
第5题:
1955年10月,著名科学家()从美国归国后,写出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对中国发展航空及导弹技术提出了建议。
第6题: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具有良好的低空飞行性能和对地突击能力,以()、航空火箭为基本武器。
第7题:
资料: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走下轮船,踏上祖国的土地。为了这一步,钱学森等待了5年,我国付出了巨大努力。 作为一流的火箭专家,钱学森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在美国人眼里,钱学森是“稀世之才”。曾经的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更是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定回到祖国。然而,他为此遭遇了巨大的阻力。美国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1955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收到一封写在烟纸上的信,这是钱学森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 周恩来总理亲自作出部署,经过种种努力,钱学森携带妻子和儿女,终于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这是人才战争中,中国至为重要的一场胜利。 从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由于钱学森的回国,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上述资料中讲述了钱学森曲折回国的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1000~1200字。
第8题:
第9题: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科学家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责任
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与祖国并无密切关系
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空空导弹
航炮
航空火箭
鱼雷
第13题:
运载火箭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14题:
轰炸机是以炸弹()空地导弹为基本武器。
第15题:
科学家根据苍蝇翅膀振动时出现的陀螺效应,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导航仪,称作()航仪,用于飞机、火箭、导弹。
第16题:
()是中国现代科学家、著名火箭专家、曾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国家曾授予它“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第17题:
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的R-7火箭最初是作为()设计的。
第18题:
下列属于导弹的武器有()。
第19题:
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俄国科学家()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第20题:
社会历史条件是做出正确人生选择的前提
人生选择不能急功近利,要能够放眼未来
放弃优厚的待遇其实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只有对个人发展更有利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第21题:
第22题:
钱三强
钱学森
钱伟长
李正道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