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下列作品、主要人物与作者排列不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罗丹的《思想者》是“地狱之门”这件作品中的核心人物,但它并未反映出作者的主要思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罗丹的()是“地狱之门”这件作品的核心人物,也概括了作者的主要思想.

    • A、青铜时代
    • B、老妓女
    • C、巴尔扎克像
    • D、思想者

    正确答案:D

  • 第3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下,国内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多都设有乐歌课。乐歌课在当时来说,既新鲜又时髦,吸引了不少人为它选曲、写词、配曲,以及投身于乐歌教育工作。1905年以后,随着乐歌课的增多,乐歌活动的声势和范围越来越大,逐步形成了所谓“乐歌运动”,这时期大家所唱的歌,一般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先进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等民主与爱国的思想。乐歌的旋律,大多采自欧美或日本现成的歌曲曲调,也有少量用中国传统乐曲填词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心工(1870—1947)和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是中国新音乐的启蒙与开端,开创了近代国民音乐教育之先河。

  • 第4题:

    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是()

    • A、作者
    • B、作品中的人物
    • C、隐含的作者
    • D、讲述故事的发言人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游子吟》——孟郊
    • B、《泊船瓜洲》——王安石
    • C、《江雪》——刘禹锡
    • D、《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共鸣”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读者与作者及其作品形象之间的共鸣,二是指读者与()之间的共鸣。

    • A、作品人物
    • B、作品的思想感情
    • C、读者
    • D、作品的艺术魅力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作品、主要人物与作者排列不正确的是()
    A

    《春》觉民、巴金

    B

    《暴风骤雨》小芹、周立波

    C

    《子夜》吴荪甫、茅盾

    D

    《为奴隶的母亲》春宝娘、柔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罗丹的《思想者》塑造了《地狱之门》这件作品里的核心人物,也概括了作者的主要思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是()
    A

    作者

    B

    作品中的人物

    C

    隐含的作者

    D

    讲述故事的发言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罗丹的《思想者》是“地狱之门”这件作品中的核心人物,但它并未反映出作者的主要思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真诚喜爱作品的内容以致与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和人物产生感应与交流,这种现象叫做()。
    A

    灵感

    B

    直觉

    C

    共鸣

    D

    批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作者是否具有独特的情感,是否从审美的视角对人物进行构思,是所有的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基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3题:

    罗丹的《思想者》塑造了《地狱之门》这件作品里的核心人物,也概括了作者的主要思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在文艺作品中,作者让人物的动作重复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个性的痴迷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真诚喜爱作品的内容以致与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和人物产生感应与交流,这种现象叫做()。

    • A、灵感
    • B、直觉
    • C、共鸣
    • D、批评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领悟必须以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沟通为前提。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单选题
    “共鸣”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读者与作者及其作品形象之间的共鸣,二是指读者与()之间的共鸣。
    A

    作品人物

    B

    作品的思想感情

    C

    读者

    D

    作品的艺术魅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判断题
    领悟必须以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沟通为前提。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领悟必须以读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

  • 第19题:

    多选题
    如果合作作者事先没有约定,出版单位可以按照()等确定署名顺序。
    A

    创作作品付出的劳动多少

    B

    作品排列顺序

    C

    作者学术水平高低

    D

    作者姓氏笔画

    E

    作者职位大小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出版单位的权利。

  • 第20题:

    单选题
    罗丹的()是“地狱之门”这件作品的核心人物,也概括了作者的主要思想.
    A

    青铜时代

    B

    老妓女

    C

    巴尔扎克像

    D

    思想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

    但丁——《神曲》

    B

    莫泊桑——《项链》

    C

    薄伽丘——《十日谈》

    D

    巴尔扎克——《红与黑》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