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争篇》:“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其中“委”字的意思是()
第1题:
()不属于《军争篇》的主要内容。
第2题:
“军争篇”两军相争的重点()
第3题:
“争取主动”是《孙子兵法》哪个篇章的内容?()
第4题:
孙子兵法最后一篇是()
第5题: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倒底该如何争取先处战地?()
第6题:
军争篇说“举军而争利”所造成的后果是()
第7题:
《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
第8题:
军争篇
九地篇
用间篇
火攻篇
第9题:
九变篇
行军篇
军争篇
火攻篇
第10题:
则不及
则辎重捐
第11题:
第12题:
〈军形篇〉
〈军争篇〉
〈行军篇〉
〈地形篇〉
第13题:
《孙子兵法·军争篇》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上列□□内文字应为:()
第14题:
“兵以诈立”出自《孙子兵法》的哪一篇?()
第15题:
《孙子兵法》十三篇包括()、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
第16题: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又曰:「凡军好高而惡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此二段文句出自《孙子兵法》那一篇?()
第17题: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也运用到这些理论,试举例论述。
第18题: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自《孙子兵法》中()。
第19题: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哪一篇论述了慎战思想。()
第20题:
委屈
委托
丢弃
萎靡
第21题:
比“快”为优先目标
比“火力”为优先目标
以“力”、“空”、“时”恰当配合为目标
皆非
第22题:
第23题:
九变篇
行军篇
军争篇
九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