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孙子说: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第1题:
翻译: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第2题:
孙子认为最上乘的用兵之法是()
第3题:
“军争之难”难在()
第4题:
《孙子兵法•九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这里的“围地”是什么意思?()
第5题:
翻译: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第6题:
翻译: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第7题:
第8题: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第9题:
伐谋
伐交
伐兵
攻城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整个国家
整个国家的军队
整个国家动员起来
使敌人整个国家投降
第13题:
《孙子兵法•九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这里的“无留”是什么意思?()
第14题:
翻译: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第15题: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国”是什么意思?()
第16题:
《孙子兵法》中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其中的“十”、“五”分别指“有十分的取胜把握”、“有五分的取胜把握”。
第17题: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孙子兵法•谋次》)与“全国为上”的“全”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第18题: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第19题:
不能停留
无法留住
无法留下
无法停留
第20题:
以迂为直
合军聚众
以患为利
交和而舍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故今墓中全乎为王人也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