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巴塞尔资本协议》主要内容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取消的是( )。

    A.一级资本
    B.二级资本
    C.三级资本
    D.附属资本

    答案:C
    解析:
    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委员会宣布通过《巴塞尔协议Ⅲ》,《巴塞尔协议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取消专门用于抵御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

  • 第2题: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制定了国际通用的资本标准。巴尔塞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补充资本),其中核心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不得低于50%,而且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不少于4%。
    (2)使用了5个风险权数来衡量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风险。使用5个风险权数0、0.1、0.2、0.5和1来衡量银行的资产业务。此外,巴尔塞协议还把表外业务的所有项目,将其本金数乘以信用转换系数,转换为表内业务量,在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进行加权,获得相应的信用风险等级。

  • 第3题:

    简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的12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建议》,简称《巴塞尔协议》。该协议主要针对信用风险,对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为:
    (1)资本的组成。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规定核心资本应占整个资本的50%以上,附属资本不应超过资本总额的50%。
    (2)风险加权制。协议对不同资产分别给予0、20%、50%、100%的风险权数。
    (3)设计目标标准比率。协议确立了到1992年底,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的目标。
    (4)过渡期及实施安排。委员会作出一些过渡安排,以保证个别银行在过渡期内提高资本充足率,并按期达到最终目标标准。

  • 第4题: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了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标准,要求总资本对风险资产总价值的比率应高于4%。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 A、关于跨国银行业的监管
    • B、关于资本的组成
    • C、关于风险加权的计算
    • D、关于标准比率的目标
    • E、正式监管权力

    正确答案:B,C,D

  • 第6题: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有:《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监管;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流动性监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工作小组不是有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决策机构,其职责主要是促进各国之间交流信息,提高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一致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是关于资本的组成;二是关于风险加权的计算;三是关于标准比率的目标。

  • 第9题:

    单选题
    构建了资本监管“三大支柱”的是()。
    A

    巴塞尔协议Ⅰ

    B

    巴塞尔协议Ⅱ

    C

    巴塞尔协议Ⅲ

    D

    巴塞尔协议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是关于资本的组成;二是关于风险加权的计算;三是关于标准比率的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
    A

    资本的来源

    B

    资本的构成

    C

    资产风险权重

    D

    资本标准比率的目标

    E

    过渡时期及实施安排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资本的定义与巴塞尔老资本协议完全不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

    A.市场约束
    B.将资产分为不同风险档次
    C.将表外授信业务纳入资本监管
    D.监督检查
    E.最低资本要求

    答案:A,D,E
    解析:
    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有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市场纪律。第三支柱又称市场约束、信息披露。

  • 第14题:

    《巴塞尔新协议》的主要内容有:最低资本标准、监管审核和()。

    • A、市场约束
    • B、风险种类
    • C、内部控制
    • D、公司治理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从《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所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从《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生了以下变化:
    ①要求建立完整的资本监管框架。新资本协议明确了商业银行保持资本充足的责任,建立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程序和标准,强化了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并强调了以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的经营行为,提升市场约束的效果,从而形成了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②改进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新资本协议摒弃了1988年资本协议的单一做法。银行可根据其风险管理水平,在外部评级法和内部评级法中选择,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选择内部评级法,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选择外部评级法。
    ③扩大风险覆盖种类。1988年版的资本协议只对信用风险进行资本监管,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
    ④拓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适用范围。近年来银行间产权关系日趋复杂,新资本协议进一步强调了并表监管,以消除由于银行集团内部相互持股造成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估的影响,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范围扩大到银行集团内部不同层次的商业银行和银行集团的持股公司。
    ⑤各国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资本状况的监管方式和重点出现了重要变化,监管规则更加灵活、更加动态化。旧协议局限在基于银行过去和现在的资产负债情况,监测由其反映的风险水平,衡量资本充足率是否符合量化的审慎标准,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具有较强的“合规性”色彩。新协议转向了审查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合理和有效,关注的是银行如何度量和管理风险及其管理能力,监管重点从原来的单一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转向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状况上来。而且,新协议更加强调各国监管当局结合各国银行业的实际风险对各国银行进行灵活的监管。这主要是巴塞尔委员会注意到不同国家的具体金融环境和体制差异,因而开始强调各国监管机构承担更大的责任。新协议中,许多风险衡量的水平和指标需要各国监管当局根据实际状况确定,可以自主确定不低于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
    可以这样说,新资本协议更全面、更敏感地反映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代表了风险管理技术和监管手段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监管的理念,有助于促进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和公平竞争。
    (2)新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
    《巴塞尔协议》的制定和逐步推广,为进行有效的银行监管提供了依据,对防范与化解银行业的风险,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银行业发展和创新的步伐却从未停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运行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巴塞尔协议》中风险权重的确定方法遇到了新的挑战。这表现为在信用风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对银行业的破坏力日趋显现。在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以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为主的市场风险频频发生,诱发了国际银行业中多起重大银行倒闭和巨额亏损事件。而《巴塞尔协议》主要考虑的是信用风险,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考虑不足。
    第二,危机的警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危机蔓延所引发的金融动荡,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银行业迫切感到重新修订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已刻不容缓。一方面,要尽快改进以往对资本金充足的要求,以便能更好地反映银行的基础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三,技术可行性。近几年学术界以及银行业自身都在银行业风险的衡量和定价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探索性工作,建立了一些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数学模型。现代风险量化模型的出现,在技术上为巴塞尔委员会重新制定新资本框架提供了可能性。
    新协议草案较之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复杂得多,但也较为全面。它将把对资本充足率的评估和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新协议不仅强调资本充足率标准的重要性,还通过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以期有效地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第16题:

    巴塞尔协议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哪些?


    正确答案: 通过订立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确立最低资产比例的方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以利于各国商业银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
    内容:资本的构成;风险加权的计算;标准比率的目标;过渡期的实施安排。

  • 第17题: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1988年旧协议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巴塞尔新资本新协议是1988年旧协议的修改版,新协议保持了与旧协议的连贯性,同时又有新的发展,汲取了国际金融业的经验和教训。从整体结构上看,新协议在88年协议的基础上清晰确定了三大支柱内容: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
    二是监督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
    三是市场约束。
    在最低资本要求方面,在旧协议涵盖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另外,新协议为三大风险的计量规定了由简到繁的几种方法,一方面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另一方面也为银行的风险管理留下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同老协议相比,新协议更具前瞻性,同时也更注重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

  • 第18题:

    构建了资本监管“三大支柱”的是()。

    • A、巴塞尔协议Ⅰ
    • B、巴塞尔协议Ⅱ
    • C、巴塞尔协议Ⅲ
    • D、巴塞尔协议Ⅳ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关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内部评级法
    • B、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允许管理水平高的银行,采用内部评级体系产生的风险计量指标来计算资本充足率
    • C、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资本充足率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大小紧密地结合起来
    • D、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推动下,许多国家的银行都在积极开发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问答题
    巴塞尔协议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哪些?

    正确答案: 通过订立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确立最低资产比例的方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以利于各国商业银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
    内容:资本的构成;风险加权的计算;标准比率的目标;过渡期的实施安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巴塞尔新协议》的主要内容有:最低资本标准、监管审核和()。
    A

    市场约束

    B

    风险种类

    C

    内部控制

    D

    公司治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巴塞尔资本协议》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确定了资本的构成,即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且附属资本规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2)根据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将资产分为0、20%、50%和100%四个风险档次。
    (3)通过设定一些转换系数,将表外授信业务也纳入资本监管。
    (4)规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产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从《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所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从《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生了以下变化:
    ①要求建立完整的资本监管框架。新资本协议明确了商业银行保持资本充足的责任,建立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程序和标准,强化了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并强调了以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的经营行为,提升市场约束的效果,从而形成了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②改进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新资本协议摒弃了1988年资本协议的单一做法。银行可根据其风险管理水平,在外部评级法和内部评级法中选择,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选择内部评级法,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选择外部评级法。
    ③扩大风险覆盖种类。1988年版的资本协议只对信用风险进行资本监管,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
    ④拓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适用范围。近年来银行间产权关系日趋复杂,新资本协议进一步强调了并表监管,以消除由于银行集团内部相互持股造成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估的影响,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范围扩大到银行集团内部不同层次的商业银行和银行集团的持股公司。
    ⑤各国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资本状况的监管方式和重点出现了重要变化,监管规则更加灵活、更加动态化。旧协议局限在基于银行过去和现在的资产负债情况,监测由其反映的风险水平,衡量资本充足率是否符合量化的审慎标准,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具有较强的“合规性”色彩。新协议转向了审查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合理和有效,关注的是银行如何度量和管理风险及其管理能力,监管重点从原来的单一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转向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状况上来。而且,新协议更加强调各国监管当局结合各国银行业的实际风险对各国银行进行灵活的监管。这主要是巴塞尔委员会注意到不同国家的具体金融环境和体制差异,因而开始强调各国监管机构承担更大的责任。新协议中,许多风险衡量的水平和指标需要各国监管当局根据实际状况确定,可以自主确定不低于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
    可以这样说,新资本协议更全面、更敏感地反映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代表了风险管理技术和监管手段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监管的理念,有助于促进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和公平竞争。
    (2)新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
    《巴塞尔协议》的制定和逐步推广,为进行有效的银行监管提供了依据,对防范与化解银行业的风险,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银行业发展和创新的步伐却从未停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运行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巴塞尔协议》中风险权重的确定方法遇到了新的挑战。这表现为在信用风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对银行业的破坏力日趋显现。在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以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为主的市场风险频频发生,诱发了国际银行业中多起重大银行倒闭和巨额亏损事件。而《巴塞尔协议》主要考虑的是信用风险,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考虑不足。
    第二,危机的警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危机蔓延所引发的金融动荡,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银行业迫切感到重新修订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已刻不容缓。一方面,要尽快改进以往对资本金充足的要求,以便能更好地反映银行的基础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三,技术可行性。近几年学术界以及银行业自身都在银行业风险的衡量和定价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探索性工作,建立了一些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数学模型。现代风险量化模型的出现,在技术上为巴塞尔委员会重新制定新资本框架提供了可能性。
    新协议草案较之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复杂得多,但也较为全面。它将把对资本充足率的评估和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新协议不仅强调资本充足率标准的重要性,还通过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以期有效地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