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承载式车身前纵梁变形后,在矫正同时应对局部变形部位进行加固,以保证车身强度。
第1题:
货车和客车的车身为非承载式车身,轿车的车身为承载式车身。( )
第2题:
车身、车架检验矫正时,常用到四个控制点是( )
A、前横梁、前围板横梁
B、前横梁、前纵梁
C、后车门横梁、后车身横梁
D、后纵梁、后车身横梁
第3题:
承载式车身的菱形变形最容易修复。
第4题:
目前轿车一般采用的车身结构是()
第5题:
用轨道式量规测量时,可以快速测量的尺寸是()。
第6题:
车身整体变形的矫正作业次序,应“先轻后重”。即优先矫正损伤最小的部位。
第7题:
非承载式车身具有与车身分离的贯穿整个车身前后的(),一般由纵梁和横梁等构件组成。
第8题:
在底板变形严重时应区分承载方式,如是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应给予更换车身总成,反之则只用更换底板大梁架。
第9题:
非承载式车身在碰撞时主要由()吸收能量。
第10题:
纵梁的高度
减振器支座
严重变形的后部车身
车身侧面板件
第11题:
第12题:
前纵梁
中间梁
后纵梁
前立柱
第13题:
矫正承载式车身轿车的结构件时,应该单点固定、单点拉拨,施加拉拨力的着力点,才能保证不会造成车身结构的损坏扩大。( )
第14题:
大多数轿车均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在这种车身结构中一般不会采用()。
第15题:
在矫正车身变形时,应按变形发生的()顺序进行。
第16题:
在矫正车身变形时应按变形发生的相反顺序进行()
第17题:
非承载式车身具有与车身分离的贯穿整个车身前后的车架,一般由纵梁和横梁等构件组成。
第18题:
在碰撞发生后产生变形力被隔开的塌陷变形属于()
第19题:
前置前驱汽车的车身结构与前置后驱汽车车身结构在()上有明显不同。
第20题:
承载式轿车本身一般由()、车身前、后板制件、()、()、坐椅及车身附件等组成。
第21题:
承载式车身发生碰撞,在相同的碰撞力下,车身后部相对于车身前部()
第22题:
承载式车身
半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
第23题:
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减轻车身的重量
使车身在碰撞时按预先设计的方式变形
在碰撞时将碰撞力传递到车身的其它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