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德州地处燕赵齐三临之地,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包括()。
第1题:
A.三晋之地多法家人物
B.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的是燕国
C.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鲁国人
第2题: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发现最早的“沂源人”,可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
B.临淄为西周、春秋时期齐国的国都,战国时期齐国迁都曲阜
C.战国管仲的《管子?地员》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学与地质学著作
D.山东省境内有鲁文化、齐文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泰山文化等
第3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在其理论中自觉贯彻了三代以来形成的礼乐文化精神,其理论深深烙上了中国文化的特征。
第4题:
平度市的文物遗址“()”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第二大城邑,军事史上著名的田单破燕救齐的“()”就发生在这里,火牛阵是世界军事史上重要战争案例。
第5题:
古代所说的燕赵之地现在常被用来当作我国哪个省别称?
第6题:
在春秋中后期到战国时期,有两支脱颖而出的区域性文化,对其后两千多年的华夏民族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两支区域性文化是()
第7题:
天府之地
漕运枢纽
齐梁之地
神京门户
第8题: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时期
第9题:
黄河文化
运河文化
大禹文化
燕赵文化
荆楚文化
第10题:
赵
魏
鲁
齐
第11题:
《春秋》
《齐民要术》
《甘石星经》
《诗经》
第12题:
道家文化
法家文化
佛教文化
儒家文化
第13题:
A.齐、鲁两国
B.三晋之地
C.湘、楚一带
D.关中地区
第14题: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为防御齐国而修建的长城。 ( )
第15题:
河北省的别称有()
第16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多种变革周期重合的这样的时代。
第17题:
属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作品的是()
第18题:
春秋战国时期,楚、吴、齐、魏诸国都有运河的修建,最著名的是()()。
第19题:
大汶口文化
半坡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第20题:
第21题:
京津文化
齐鲁文化
黄河文化
燕赵文化
第22题:
第23题:
兖州
幽州
郴州
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