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的著名思想家是()。
第1题:
墨子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第2题:
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
第3题:
下列各项属于黄宗羲"法治"主张的有()。
第4题: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事,务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 竽笙之声,以为不乐者,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者……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这段话是出自哪一部著作?其中的什么篇?
第5题:
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思想家诗()。
第6题:
魏源的著名论断是()。
第7题:
兴车马之利
人无私财
兴器皿技艺
天下为公
第8题: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第9题:
天下婚姻不论财
专以法律为治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为天下非为君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儒家
法家
墨家
道家
第12题:
曾子
管子
墨子
韩非子
孟子
第13题: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第14题:
为了解决清末的社会弊端,洪秀全主张建立的社会经济制度是()。
第15题:
《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第16题: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事,务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 竽笙之声,以为不乐者,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者……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这段话是有什么意思?包含了怎么样的文学理论内涵?
第17题:
黄宗羲的法律思想有()
第18题: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其民主性的是()
第19题:
墨子
孔子
老子
荀子
第20题:
小国寡民
法、术、势结合
老死不相往来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第21题:
小国寡民
法、术、势结合
老死不相往来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第22题:
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健全法制
兴车马舟楫之利
准富者请人雇工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