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0岁。体温39.8℃,护士为其进行物理降温,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时间是()A、5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

题目

患者,女,30岁。体温39.8℃,护士为其进行物理降温,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时间是()

  • A、5分钟
  • B、10分钟
  • C、20分钟
  • D、30分钟
  • E、60分钟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30岁。体温39.8℃,护士为其进行物理降温,降温后复”相关问题
  • 第1题:

    脑复苏中对患者进行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时间越早越好

    B、应将体温降至28℃以下

    C、宜采用头部重点降温法

    D、可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同时进行

    E、停止降温,应将体温迅速恢复至正常


    参考答案:ACD

  • 第2题:

    患者刘先生,因高热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将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其表述正确的是

    A.红圈,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红点,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正确答案:B
    物理或药物降温30分钟后所测温度用红“0”表示,绘在降温前体温符号的同一纵格内,并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次所测体温符号与降温前的体温符号以蓝线相连。

  • 第3题:

    患者,男性,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

    护士采取降温效果最好的物理降温措施是
    A.使用冰袋
    B.戴冰
    C.冷湿敷
    D.乙醇拭浴
    E.冰囊冷敷

    答案:D
    解析:
    降温效果最好的物理降温措施是乙醇拭浴;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观察面色,监测呼吸、脉搏。

  • 第4题:

    患者,男性,30岁。高热待查,体温39.8℃,遵医嘱行乙醇拭浴降温。

    为了观察降温效果,测体温应在拭浴后
    A.10min
    B.20min
    C.30min
    D.60min
    E.2h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患者,男性,因高热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将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红圈,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红点,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对高热患者行物理降温后,护士应在降温处理()后测量体温。

    • A、10min
    • B、20min
    • C、30min
    • D、40min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患者发热时,护士应()。

    • A、鼓励患者多饮水
    • B、监测体温变化
    • C、立即进行药物降温
    • D、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提倡物理降温
    • E、必要时留取血培养标本

    正确答案:A,B,E

  • 第8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用冰袋为该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其原理是()。

    • A、传导
    • B、辐射
    • C、对流
    • D、抑制下丘脑
    • E、蒸发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患者,女,23岁,自觉头痛无力,体温37.6℃~38.6℃,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 B、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 C、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 D、降温处理20MIN后测量体温
    • E、做好口腔护理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护士采取何种物理降温措施降温效果最好()
    A

    冰袋

    B

    冰帽

    C

    冷湿敷

    D

    温水(乙醇)擦浴

    E

    冰槽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冬眠低温疗法何项正确()。
    A

    先用药后测生命体征

    B

    先物理降温后用药

    C

    降温标准是直肠体温32~34℃

    D

    低于32℃疗效越好

    E

    复温时先停药后逐渐停物理降温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女,30岁。体温39.8℃,护士为其进行物理降温,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时间是()
    A

    5分钟

    B

    10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E

    60分钟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后,所测体温的绘制,以下错误的是

    A.降温后半个小时,应重测体温

    B.位置在物理降温前体温符号的同一纵格内

    C.用红圈表示重新测得的体温

    D.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E.下次测得的体温用蓝线与降温后的体温相连


    正确答案:E
    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后半小时需重测体温,测得体温以红色“○”表示,画在物理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次测得的体温仍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第14题:

    对患者进行脑复苏,给予降温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低温可降低脑代谢,减少耗氧量,使大脑对缺氧的耐受增强

    B、体温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

    C、物理降温前先用降温辅助药物,以防寒战反应

    D、降温应使患者体温降至35~33℃

    E、复温时先逐步撤除冰袋,待体温恢复当日后停用辅助降温药


    参考答案:E

  • 第15题:

    患者女,40岁。高热待查,体温39.8℃,遵医嘱行乙醇拭浴降温。

    乙醇拭浴后观察降温效果,为患者测体温应在拭浴后
    A.5分钟
    B.15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答案:D
    解析:
    1.乙醇是一种挥发性的液体,擦浴时在皮肤上迅速蒸发,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又因乙醇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所以乙醇拭浴是以蒸发散热,故本题选C。解题关键:乙醇拭浴降温机制蒸发散热。
    2.①乙醇擦浴中应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如有寒战、面色苍白,或脉搏、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②擦至颈部、腋窝、肘部、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处,应稍用力擦拭,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一般全部擦浴时间为15~20分钟。③禁擦枕后、心前区、腹部、足底。所以选项E是错误的。解题关键:熟练掌握乙醇拭浴的注意事项。
    3.乙醇拭浴后观察降温效果,为患者测体温应在拭浴后30分钟,故本题选D。解题关键:使用乙醇擦浴后30分钟需观察体温情况。
    4.头部使用冰袋半小时后测量体温,如体温降至39℃以下,应取下头部冰袋,故选D。解题关键:堡烧到39℃以下,应取下头部冰袋。

  • 第16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用冰袋为该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其原理是
    A.传导
    B.辐射
    C.对流
    D.抑制下丘脑
    E.蒸发

    答案:A
    解析:

    测量体温时,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食用粗纤维食物,加速汞的排出。若患者不慎咬破体温汁,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胃肠道黏膜等。
    高热指体温在39.1~41.0℃。
    测量脉搏常选择桡动脉、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胫骨后动脉和股动脉等。
    为转移患者注意力,护士在测脉搏后手不离开诊脉部位。呼吸的频率与深浅度可受意识控制,可随意改变。因此测量脉搏时需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传导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到另一与其直接接触且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如高热时用冰袋降温。
    高热患者做物理降温后半小时需重测体温,测得体温以红色“○”表示,画在物理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次测得的体温仍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第17题:

    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冬眠低温疗法何项正确()。

    • A、先用药后测生命体征
    • B、先物理降温后用药
    • C、降温标准是直肠体温32~34℃
    • D、低于32℃疗效越好
    • E、复温时先停药后逐渐停物理降温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患者男,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护士采取何种物理降温措施降温效果最好()

    • A、冰袋
    • B、冰帽
    • C、冷湿敷
    • D、温水(乙醇)擦浴
    • E、冰槽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患者女,37岁。自缢后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复苏后,为防治脑水肿给予脱水、降温治疗,维持肺功能稳定。关于降温治疗,不正确的是()

    • A、体温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
    • B、病人出现体温上升趋势或痉挛表现时,应立即开始降温
    • C、降温前用丙嗪类、地西泮、硫喷妥钠等防止寒战
    • D、降温时先脑部降温,再行全身降温
    • E、复温时逐步撤除冰袋,同时停用降温辅助药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患者,男性,因高热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将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红圈,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B、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C、红点,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D、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 E、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女,45岁,急性肺炎收入院,护士立即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用冰袋为该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其原理是()
    A

    传导

    B

    辐射

    C

    对流

    D

    抑制下丘脑

    E

    蒸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脑复苏中对患者进行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降温时间越早越好

    B

    应将体温降至28℃以下

    C

    宜采用头部重点降温法

    D

    可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同时进行

    E

    停止降温,应将体温迅速恢复至正常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患者发热时,护士应()。
    A

    鼓励患者多饮水

    B

    监测体温变化

    C

    立即进行药物降温

    D

    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提倡物理降温

    E

    必要时留取血培养标本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