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血透使用抗凝剂引起出血处理方法()A、测定凝血时间B、运用止血剂C、针对不同的抗凝剂运用相应的击抗剂D、补充凝血酶”相关问题
  • 第1题:

    血管外科使用抗凝药物应注意()

    A.严格准确执行医嘱,给予抗凝药物

    B.使用抗凝剂后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C.定期监测凝血酶原及活动度

    D.观察有无头痛、头晕、黄视症或绿视症、复视、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E.如发现监测凝血酶指标异常应随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


    参考答案:ABCE

  • 第2题:

    用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监测试验应首选

    A.PT

    B.KPTT

    C.TT

    D.FDP

    E.凝血酶一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下列抗凝剂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血液分析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B:血沉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C:血沉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D:血细胞比容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E:血细胞比容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答案:B
    解析:
    考点:血沉测定的方法。[解析]测定血沉时应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血液分析与血细胞比容测定使用EDTA盐为抗凝剂。

  • 第4题:

    关于肝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通过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而起抗凝作用的
    B:是血液细胞计数分析的首选抗凝剂
    C:做血沉的抗凝剂最恰当
    D:可促进凝血活酶及凝血酶形成
    E: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答案:E
    解析:
    肝素的抗凝机制为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对抗凝血酶和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尽管肝素可以保持红细胞的自然形态,但由于其常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并可使涂片在罗氏染色时产生蓝色背景,因此肝素抗凝血不适合血液学一般检查。肝素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 第5题:

    脑血栓形成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 A、脱水剂
    • B、扩容剂
    • C、抗凝剂
    • D、神经元保护剂
    • E、止血剂

    正确答案:E

  • 第6题:

    血管外科使用抗凝药物应注意()

    • A、严格准确执行医嘱
    • B、使用抗凝剂后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 C、定期监测凝血酶原及活动度
    • D、如发现监测指标异常应随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对羊水栓塞产妇的处理,哪一项不妥( )

    • A、出血早期用抗凝剂
    • B、出血晚期用抗纤溶药
    • C、出血早期补充凝血因子
    • D、少尿、无尿时用利尿剂
    • E、早期用罂粟碱

    正确答案:C

  • 第8题: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目的应除外()

    • A、用于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监控检查
    • B、用于检查肝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因子是否减少
    • C、用于检查心肌梗死和人工瓣膜使用者
    • D、用于甲、乙、丙型血友病的检查
    • E、作为筛选试验,用于出血性疾病的出血及手术时应补充何种凝血因子的检查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临床监测口服抗凝剂常用的试验是()。
    A

    D-二聚体

    B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C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D

    KVVT

    E

    活化凝血时间(ACT)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有关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所用抗凝剂浓度及比例正确的是()
    A

    109mmol/L枸橼酸钠液,全血与枸橼酸钠抗凝剂按9:1混合

    B

    130mmol/L枸橼酸钠液,全血与枸橼酸钠抗凝剂按9:1混合

    C

    109mmol/L枸橼酸钠液,全血与枸橼酸钠抗凝剂按4:1混合

    D

    130mmol/L枸橼酸钠液,全血与枸橼酸钠抗凝剂按4:1混合

    E

    106mmol/L枸橼酸钠液,全血与枸橼酸钠抗凝剂按10:1混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用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监测实验应选择()
    A

    PT测定

    B

    APTT测定

    C

    FDP测定

    D

    TT测定

    E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测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有关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所用抗凝剂浓度及比例哪项正确?(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肝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通过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而起抗凝作用的

    B.是血液细胞计数分析的首选抗凝剂

    C.做血沉的抗凝剂最恰当

    D.可促进凝血活酶及凝血酶形成

    E.是RBC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正确答案:E

    肝素的抗凝机制为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对抗凝血酶和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尽管肝素可以保持红细胞的自然形态,但由于其常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并可使涂片在罗氏染色时产生蓝色背景,因此肝素抗凝血不适全血液学一般检查。肝素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 第14题: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抗凝剂,错误的是( )。

    A.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后开始抗凝治疗
    B.换生物瓣膜的患者术后早期可以不必使用抗凝剂
    C.患者术后不可随意停用抗凝剂
    D.使用抗凝剂要定时测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口服抗凝药剂量
    E.用抗凝剂期间要观察皮肤黏膜出血情况

    答案:B
    解析:
    换生物瓣膜的患者术后早期就需要使用抗凝剂,预防血栓发生,防止堵塞瓣膜。

  • 第15题:

    用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监测实验应选择

    A.TT测定
    B.凝血酶-抗凝血酶Ⅲ测定
    C.PT测定
    D.APTT测定
    E.FDP测定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下列各项哪些是正确的?()

    • A、为观察血细胞形态,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作抗凝剂是适宜的
    • B、作血沉时,3.8%枸橼酸钠溶液与血液按1:9的比例抗凝
    • C、采血用的双草酸盐抗凝剂,含有草酸钠和草酸钾
    • D、肝素钠抗凝剂,不能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的采血
    • E、为测定凝血酶时间,采血时用草酸钠溶液

    正确答案:A,D

  • 第17题:

    血透使用抗凝剂引起出血处理方法() 

    • A、测定凝血时间
    • B、运用止血剂
    • C、针对不同的抗凝剂运用相应的击抗剂
    • D、补充凝血酶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发生出血时的治疗原则是()。

    • A、立即给止血剂(如维生素K等)
    • B、立即给抗凝剂(如肝素等)
    • C、立即给纤溶抑制剂(如6-氨基乙酸等)
    • D、立即去除病因,恢复凝血和纤溶的平衡(给肝素和新鲜血等)
    • E、给抗凝血酶Ⅲ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用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监测实验应选择()

    • A、PT测定
    • B、APTT测定
    • C、FDP测定
    • D、TT测定
    • E、凝血酶-抗凝血酶Ⅲ测定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脑血栓形成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

    脱水剂

    B

    扩容剂

    C

    抗凝剂

    D

    神经元保护剂

    E

    止血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小板采集时,应记录()。
    A

    采集时间、体外循环血量、抗凝剂使用量、血小板采集数量、献血者状态

    B

    采集时间、体外循环血量、抗凝剂使用量、血小板采集数量、补充钙剂数量

    C

    体外循环血量、抗凝剂使用量、血小板采集数量、献血者状态、有无献血反应

    D

    采集时间、体外循环血量、抗凝剂使用量、交换溶液量、补充钙剂数量

    E

    采集时间、体外循环血量、抗凝剂使用量、交换溶液量、有无献血反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血透使用抗凝剂引起出血处理方法()
    A

    测定凝血时间

    B

    运用止血剂

    C

    针对不同的抗凝剂运用相应的击抗剂

    D

    补充凝血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用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监测试验应选择(  )。
    A

    PT测定

    B

    APTT测定

    C

    T测定

    D

    FDP测定

    E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测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在应用口服抗凝剂化过程中,使PT维持在正常对照值(12.0±1.0s)的1.5~2.0倍,使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维持在1.5~2.0为佳。若PTR大于2.0时,其出血发生率为22%;在PTR小于2.0时,其出血发生率仅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