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鉴别肺梗塞与急性心肌梗塞?”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患者,心电图的表现为:V1~V,导联有病理性Q波,ST段上抬0.3mV,T波倒置,应诊断为()

    A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B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C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D亚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E亚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D

  • 第2题:

    简述急性心肌梗塞PTCA的分类。


    正确答案: 1.直接PTCA:指PTCA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最初治疗手段。
    2.即刻PTCA:指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成功后即刻进行PTCA。
    3.补救PTCA:指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失败,症状持续,梗塞面积继续扩大,需紧急开通闭塞冠脉时。
    4.延迟PTCA:指PTCA作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成功后的常规治疗,但延迟1-10天进行。
    5.择期PTCA:急性心肌梗塞后再发心绞痛或有心肌缺血客观指症时,行择期冠脉造影及PTCA。

  • 第3题:

    冠状动脉闭塞与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前降支供给左室前壁、室间隔前2/3的血液,回旋支供给左心室侧壁的血液。右冠状动脉后降支供给左心室下壁(膈面)、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室前后壁的血液。左、右心房的血液供应分别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分支;窦房结动脉48%~65%起自右冠状动脉,35%~42%起自左冠状动脉;房室结动脉80%~97%起自右冠状动脉,3%~20%起自左冠状动脉。
    前降支闭塞时梗塞部位在前壁,可累及室间隔、左室前壁。回旋支闭塞时梗塞部位在侧壁,可累及左室侧壁。左冠脉主干闭塞时,梗塞部位为广泛前壁。右冠状动脉闭塞时梗塞部位在下壁、后壁。

  • 第4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梗塞性胸痛应与哪些疾病鉴别诊断?如何鉴别?


    正确答案: 1.心绞痛:疼痛部位在胸骨上、中与AMI同,但在上腹部压榨与窒息感较AMI轻,常有诱因致发作;疼痛持续时间1min~5min,常频繁发作,硝酸甘油有效;ECG暂时性S-T,T改变,区别于AMI。
    2.急性心包炎:尤其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胸疼剧烈;ECG出现广泛性S-T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无异常Q波。
    3.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和休克、紫绀、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ECG,SⅠ、QⅢ、TⅢ。
    4.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均有上腹部疼痛,可能伴休克,仔细问病史和查体,ECG和血清酶测定有助鉴别。
    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疼痛一开始即达高峰,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血压、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暂时性瘫痪、偏瘫及主动脉关闭不全的表现;食管超声和MRI有助诊断。

  • 第5题:

    急性心肌梗塞灶显像


    正确答案:发病两周内呈阳性影像。用于鉴别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塞灶。显像剂为99mTc-PYP.

  • 第6题:

    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正确答案: 预防心肌梗塞,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
    (2)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优质心境平和,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
    (3)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进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该先测定体力耐受程度,过度会导致血压急骤上升,使左心室过度疲劳和促使发生心力衰竭。运动量一般可视年龄和健康善而定。
    (4)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5)要注意气候变化。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所以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 第7题:

    阐述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如何与心源性低血压鉴别?


    正确答案:动脉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者较基础血压水平(降压前水平)降低80mmHg以上,同时伴有周围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如精神迟钝、烦躁或昏迷,皮肤灰白,出冷汗,四肢劂冷,尿量显著减少(﹤20ml/h)等,临床在排除严重胸痛、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和药物等引起的低血压外,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可以确立。AMI患者血压降低至80mmHg,但无周围灌注不足的表现时,不应诊断为心源性休克,而应视为心源性低血压状态。

  • 第8题:

    鉴别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依据是:()

    • A、胸痛的部位
    • B、胸痛的性质
    • C、胸痛持续的时间
    • D、心电图检查
    • E、红细胞沉降率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男性,72岁,夜间睡眠中突感心前区疼痛,持续半小时不缓解,继之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电图:ST段V1-3弓背向上抬高,有宽而深的Q波,提示()

    • A、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 B、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 C、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 D、急性高侧壁心肌梗塞
    • E、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单选题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肌梗死)伴右心室梗塞(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
    A

    肌酶或肌钙蛋白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B

    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C

    急性胸痛;

    D

    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70%。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心肌梗塞如何等待救护?

    正确答案: 可以选择以下姿势中的某一种(以病人感到最舒服为准)保持着等候救护车到车。
    1.有桌子的话,可让病人伏在桌子,两手当枕,垫在头下。
    2.叠高被子,让病人背靠,让头部也倚在被子上。
    3.垫好枕头,让病人仰卧,并适度垫高脚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应与哪些疾病鉴别诊断?如何鉴别?


    正确答案: 1.心绞痛:疼痛部位在胸骨上、中与AMI同,但在上腹部压榨与窒息感较AMI轻,常有诱因致发作;疼痛持续时间1min~5min,常频繁发作,硝酸甘油有效;ECG暂时性ST,T改变,区别于AMI。
    2.急性心包炎:尤其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胸疼剧烈;ECG出现广泛性S-T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无异常Q波,无定位改变。
    3.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和休克、紫绀、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ECG示SⅠQⅢTⅢ改变。
    4.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均有上腹部疼痛,可能伴休克,仔细问病史和查体,ECG和血清酶测定有助鉴别。
    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疼痛一开始即达高峰,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血压、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暂时性瘫痪、偏瘫及主动脉关闭不全的表现;食管超声和MRI有助诊断。

  • 第14题:

    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力衰竭按Killip分级法如何分级?


    正确答案: 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泵衰竭按Killip分级法可分为为四级。
    1.I级尚无明显心力衰竭,体检肺部无湿性罗音。
    2.II级有左心衰竭,肺部有少量湿性罗音。
    3.III级有急性肺水肿,肺部有大量湿性罗音。
    4.IV级有心原性休克,出现低血压及伴随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 第15题:

    简述急性心肌梗塞时乳头肌功能不全与乳头肌断裂的鉴别。


    正确答案: 1.发生频度:前者常见,后者少见。
    2.出现时间前者常不知不觉发生,在心绞痛或心梗任何时间发生;后者急性心肌梗塞后1周内突然发生。
    3.收缩期杂音的特点前者:
    ⑴发生于第一心音之后,杂音常局限于心尖区;
    ⑵短暂与心肌缺血程度呈正相关;
    ⑶杂音在早搏后可减轻。后者与第一心音同时发生,杂音在心尖区广泛,持续不变,早搏后不变。
    4.第一心音:前者70%第一心音响亮;后者柔和。
    5.乳头肌受累:前者前后乳头肌受累相仿;后者后内乳头肌受累是前乳头肌的2倍。
    6.病程:前者不发生肺水肿,病情稳定;后者突然发生肺水肿,病情急转直下。
    7.外科手术:前者常不需手术治疗;后者主张手术治疗。

  • 第16题:

    心肌梗塞如何等待救护?


    正确答案: 可以选择以下姿势中的某一种(以病人感到最舒服为准)保持着等候救护车到车。
    1.有桌子的话,可让病人伏在桌子,两手当枕,垫在头下。
    2.叠高被子,让病人背靠,让头部也倚在被子上。
    3.垫好枕头,让病人仰卧,并适度垫高脚跟。

  • 第17题:

    急性心肌梗塞时,与心肌有关的几种血清酶均降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如何鉴别肺梗塞与急性心肌梗塞?


    正确答案: 1.病因:前者多为风心病房颤、恶性肿瘤、多发性或粉碎性骨折、盆腔手术、静脉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者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
    2.体温:前者较高体温持续10d~14d。后者发热38°C±,48小时开始,持续7d~8d。
    3.症状:前者有紫绀,气短,咯血,胸疼不放射但吸气加重、右心衰竭;后者气短,咯血,胸疼与呼吸无关,左心衰竭。
    4.体征:前者黄疸、胸膜腔积液常见,心脏扩大,心衰,心房颤动、肺动脉压力升高,后者动脉粥样硬化。
    5.X线检查:前者肺底云雾形,肋膈角消失,膈肌升高,肺不张,扇形阴影,肺A段突出,右心扩大;后者有肺瘀血、肺水肿。
    6.化验检查:前者血胆红质常升高,sGPT﹥CK-MB;后者CK-MB﹥sGPT。
    7.ECG://前者右室肥厚劳损,QRS电轴右倾,SⅠ、QⅢ、Ⅲ及右胸前导联T↓;后者S-T压低,S-T↑,病理Q有演变过程。

  • 第19题: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

    • A、肌酶或肌钙蛋白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 B、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 C、急性胸痛;
    • D、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70%。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30岁患者,高热、呼吸困难、咯铁锈色痰,可能为()

    • A、肺梗塞
    • B、急性心肌梗塞
    • C、大叶性肺炎
    • D、支气管扩张
    • E、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与T波融合单向曲线,首先考虑(  )。
    A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B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C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

    D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E

    陈旧性侧壁心肌梗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正确答案: 预防心肌梗塞,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
    (2)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优质心境平和,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
    (3)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进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该先测定体力耐受程度,过度会导致血压急骤上升,使左心室过度疲劳和促使发生心力衰竭。运动量一般可视年龄和健康善而定。
    (4)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5)要注意气候变化。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所以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男性,72岁,夜间睡眠中突感心前区疼痛,持续半小时不缓解,继之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电图:ST段V1-3弓背向上抬高,有宽而深的Q波,提示()
    A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B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C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D

    急性高侧壁心肌梗塞

    E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鉴别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依据是:()
    A

    胸痛的部位

    B

    胸痛的性质

    C

    胸痛持续的时间

    D

    心电图检查

    E

    红细胞沉降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心绞痛时,ST段会压低,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会抬高,而胸痛的部位均集中在胸骨中上段,胸痛的性质往往也很类似,由患者的感觉难以区分,胸痛持续时间虽然是有些差别但并不是绝对可靠的,而只有心电图是客观的表现,所以为主要鉴别依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