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监测包括:死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发病和患病登记等。居民营养监测、国民体质监测、人口和出生信息等资料是慢性病监测重要的信息来源,但特定人群(孕产妇、儿童、青少年)营养或行为监测不在范围内。
第1题:
A.5岁以下儿童死亡
B.出生缺陷医院监测
C.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
D.HIV感染孕产妇监测
E.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
第2题:
医院感染监测可分为
A、暴发流行监测和危险因素监测
B、发病率监测和漏报率监测
C、感染病种监测和感染部位监测
D、高危科室监测和高危人群监测
E、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
第3题:
第4题:
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第5题:
利用已制定的政策和规划,监测人群营养指标的变化可用的营养监测方法是()。
第6题:
利用已制定的政策和规划,监测人群营养指标的变化可用哪种营养监测方法()。
第7题:
妇幼卫生监测内容包括。()
第8题: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检测和同产儿死亡监测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
出生缺陷检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第9题:
长期营养监测
规划效果评价性监测
及时报警
干预监测
人群营养定期监测
第10题:
死因监测
肿瘤登记
慢性病
老年人口
第11题:
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监测、评估、干预
对所有人群进行健康监测、评估、干预
对亚健康人群进行健康监测、评估、干预
对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评估,干预
第12题:
及时报警
长期营养监测
干预监测
人群营养定期监测
规划效果评价性监测
第13题:
下列关于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了解人群中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
B、监测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C、可以为制订有效的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D、监测的本质是一种调查
E、监测多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第17题:
可用于制订社会人群营养发展的各项政策和规划的营养监测是()。
第18题:
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考核与评价指标是:()
第19题:
《安徽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中提到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开展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健全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报告和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制度,完善监测体系,扩大()相关监测覆盖面,加强重点人群营养监测。加强伤害预防和干预。
第20题:
可以为制订有效的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监测的本质是一种调查
监测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可以了解人群中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
监测多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第21题: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围产儿死亡监测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第22题:
高危科室监测和高危人群监测
暴发流行监测和危险因素监测
感染病种监测和感染部位监测
发病率监测和漏报率监测
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
第23题:
长期营养监测
规划效果评价性监测
及时报警
干预监测
人群营养定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