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府境全图记》碑这一重要水利文物在“文革”中险遭损毁,被有识之士发现得以幸存。该碑上为绍兴府境水系分布图,下系作者守越十年,离任后对山阴、会稽、萧山等县水利形式所作的全面分析和总结。其作者是明代绍兴知府()。
第1题:
下列属于故意损毁文物行为的是?
A.故意损毁商场里销售的昂贵玉器
B.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
C.故意损毁学校的桌椅
D.故意损毁公交车上的设施
第2题:
第3题:
条码检测则是确保条码符号在整个的供应链中能被正确识读的重要手段
第4题:
中国文物保护工作在文革期间处于停滞、倒退阶段。()
第5题:
明太祖至正二十六年(1366),绍兴归明,改绍兴路为绍兴府,府治设山阴,领八邑。绍兴府所统领的八邑中不包括()。
第6题:
行为人高某在盗掘古墓葬的过程中,造成大量的珍贵文物严重毁损,对高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第7题:
北魏郑道昭的《郑文公碑》(也称“魏碑”、“上碑”),向来被认为是魏碑中的圣品,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之瑰宝”,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8题:
鉴湖系绍兴母亲湖,这一堪称中国水利史上最早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东汉会稽太守马臻发动绍兴民众所建。而这位治史能吏被劣绅诬告,蒙冤被害,但绍兴人民始终崇祀、纪念他。为马臻筑墓建庙以资永久纪念外,每逢其诞辰农历(),绍兴民众总要点烛焚香,顶礼膜拜,还有迎神赛会,龙舟竞渡,演戏敬神等方式缅怀他的治水功劳。
第9题:
(),可以作为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对象。
第10题:
高某构成盗掘古墓葬罪
高某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
高某构成盗掘古墓葬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数罪并罚
高某构成盗掘古墓葬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择一重罪处罚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孔子庙堂碑》
《乙瑛碑》
《礼器碑》
《曹全碑》
《司马芳残碑》
第13题:
第14题:
衡方碑被列为国家几级文物藏品().
第15题:
情景境识的构成?
第16题:
《张迁碑》、《礼器碑》、《史晨碑》和()被合称为汉代四大碑。
第17题:
1930年3月,()在绍兴城区轩亭口落成,该碑文由蔡元培撰,于右任书。
第18题:
下列取得文物的行为中,属于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有()。
第19题:
1982年在灰埠镇侯家村出土的()碑,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隶书瑰宝。
第20题:
历代绍兴地方官吏不乏活水功臣,故有“太守明,府河清”之谣。其中有一绍兴知府筑海塘、治府河和大街立《禁造城河水阁碑》等等,广施善政,颇得民心,民众感念其恩德,以他的姓氏命名海塘,将他的政绩刻碑永存,还写入地方志书。他就是()。
第21题:
一天晚上,邓某潜入某古庙,欲将庙内的一座雕像(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头部用凿子凿下,准备以后卖钱,但因凿断时未接住,雕像头摔落到地上破裂,致该文物被彻底损坏.无法修复,邓某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
第22题:
《华山碑》
《乙瑛碑》
《曹全碑》
第23题:
三级
二级
一级
一般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