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者是谁?描述的是哪座山?
第1题:
苏轼曾在哪里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形容庐山的?
第2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第3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容的是()
第4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写的是哪一座山?
第5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指的是哪座山()
第6题:
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山在今天的哪个省份?()
第7题: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江西
安徽
陕西
四川
第10题:
江西
安徽
陕西
四川
第11题:
黄山
武夷山
庐山
泰山
第12题: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王维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年”——陆游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白居易
第13题:
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观景赏美要注意观赏角度。
第14题: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下列哪个选项的结果()
第15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哪一部名著的思想内容的()
第16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我国哪座山的秀美景色?()
第17题:
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山在今天的( )。
第18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反应了因为()不同,导致同样的事物,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也是大相径庭的。
第19题:
经验偏见
利益偏见
封闭思维
位置偏见
第20题: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第21题:
泰山
衡山
华山
庐山
第22题:
第23题: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