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牵一发动全身”、关乎全局的战略性任务”相关问题
  • 第1题: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原则是(  )
    A.循序渐进
    B.节约土地
    C.集约发展
    D.合理布局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内容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需加强记忆.

  • 第2题:

    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以( )为核心。

    A.人的城镇化
    B.城市群
    C.城市综合承载力
    D.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 第3题: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有?


    正确答案: 制定并实施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 第4题:

    十八大提出改革的总方针是积极稳妥推进深化改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试说明其哲学依据


    正确答案: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只有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以人为本,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 第6题:

    把握好当前工作的切入点,必须把()作为重要任务。

    • A、企业转型升级
    • B、推进新型城镇化
    • C、助企解困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关于城镇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内需 ②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③抓好城镇化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 ④城镇化有利于发展大中城市扩张城市规模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立足扩大内需,着眼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旨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平共享发展机遇,根据党内外人士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城镇化问题备受全国“两会”关注。全国政协围绕城镇化主题,积极研究讨论,建言献策。国务院也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获得大会通过。 材料三: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交的关于城镇化的议案近百件。这些代表会前经常走进农民工群体,了解到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是困扰他们的五大问题。因此建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共中央作出相关决策的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正确答案: ①中共中央作出差距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城镇化发展,坚持了科学执政。
    ③党根据党内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建议,坚持了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④旨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平共享发展机遇,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 第9题:

    要推进以什么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正确答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 第10题: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立足扩大内需,着眼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旨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平共享发展机遇,根据党内外人士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城镇化问题备受全国“两会”关注。全国政协围绕城镇化主题,积极研究讨论,建言献策。国务院也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获得大会通过。 材料三: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提交的关于城镇化的议案近百件。这些代表会前经常走进农民工群体,了解到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是困扰他们的五大问题。因此建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共中央作出相关决策的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正确答案: ①中共中央作出差距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城镇化发展,坚持了科学执政。
    ③党根据党内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建议,坚持了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④旨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平共享发展机遇,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 第11题: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从1978年到2013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7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具备相当实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化发展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阻碍着健康城镇化的发展。从世界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融共进,构成现代化的两大引擎。这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中已得到证明。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国家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四大战略任务,是今后7年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纲,而且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规划》的落实,关键是改革。当前,要配合《规划》的推进,深化一些方面的改革,妥善处理关系城镇化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战略难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型城镇化的正确方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国家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规划》明确了四大战略任务,下列不属于四大战略任务的是(  )。
    A

    科学有序推进城镇化

    B

    优化城镇化布局

    C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D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  )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A

    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B

    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就业

    C

    合理控制大中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流入

    D

    鼓励和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第二节指出: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 第13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划。

    A.宏观性.战略性.协调性
    B.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
    C.综合性.战略性.基础性
    D.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

    答案:B
    解析: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 第14题:

    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是: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 )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A:保护环境
    B:节约土地
    C:集约发展
    D:循序渐进
    E:合理布局

    答案:B,C,D,E
    解析:

  • 第15题: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合理布局
    • B、集约发展
    • C、循序渐进
    • D、节约土地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如何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


    正确答案: 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市民化作为核心目标,使城镇居民公平参与发展、公平分享城镇公共服务和文明成果;坚持循环节约、紧凑集约、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式,实现高效城镇化;坚持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坚持保持和创新城镇文化特色。

  • 第17题:

    改革开放处在攻坚阶段,就是要()。

    • A、按照发展是硬指标、改革是软任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 B、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 C、放慢改革开放步伐,防止出现大的失误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立足扩大内需,着眼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旨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平共享发展机遇,根据党内外人士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城镇化问题备受全国“两会”关注。全国政协围绕城镇化主题,积极研究讨论,建言献策。国务院也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获得大会通过。 材料三: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交的关于城镇化的议案近百件。这些代表会前经常走进农民工群体,了解到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是困扰他们的五大问题。因此建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结合材料二,说明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是如何推动城镇化进程的。


    正确答案: ①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和决定权,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②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
    ③政协围绕城镇化主题,积极研究讨论,建言献策,履行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

  • 第19题: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立足扩大内需,着眼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旨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平共享发展机遇,根据党内外人士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城镇化问题备受全国“两会”关注。全国政协围绕城镇化主题,积极研究讨论,建言献策。国务院也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获得大会通过。 材料三: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提交的关于城镇化的议案近百件。这些代表会前经常走进农民工群体,了解到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是困扰他们的五大问题。因此建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人大代表分别是如何推动城镇化进程的。


    正确答案: ①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和决定权,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②国务院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向全国人大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
    ③政协围绕城镇化主题,积极研究讨论,建言献策,履行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
    ④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提出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议案
    ⑤人大代表走进农民工群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 第20题: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三个1亿人”的表述让人耳目一新。问:“三个1亿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 第21题: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多选题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应遵循的原则是()。
    A

    节约土地

    B

    合理布局

    C

    集约发展

    D

    循序渐进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