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曾形成了很多流派,如快乐伦理和美德伦理,利已主义和利他主义,功利论和义务论,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绝对主义等等。()是功利主义观点。
第1题:
第2题:
关于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错误的是()
A美德论告诉人什么是道德上的完人以及如何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B义务论是关于义务、责任和应当的理论
C功利论是一种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之基础或基本的评价标准的理论
D义务论侧重于行为动机,忽视了行为的效果
E因为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所以,功利论是最科学的伦理学理论
第3题:
后果论认为社会确立道德的目的不是为了道德本身,而是为了社会的存在发展以及为了增进每个人的利益;道德规范的确立和完善以及伦理行为的决策、评价和辩护强调后果、效用和价值
第4题:
边沁功利主义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第5题:
功利主义者认为道德美德就是这样一些倾向和有效欲望:依靠它们通常能提高福利的()。
第6题:
在伦理学学派中,持有“凡带来快乐的就是道德的,凡带来痛苦的就是不道德的”观点的是()
第7题:
在我国,凡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就是善的、道德的,反之,就是恶的、不道德的。人民的利益在道德上体现为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如集体主义、()等。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作为道德价的标准。
第8题:
义务论认为,人的善良意志的最高表现是()。
第9题:
道德和道德规范是()。
第10题:
过程论
道德善
非道德善
目的论
第11题:
“在世界之中,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再有什么东西可以称得上无条件的善”
不存在普遍有效的和必不可少的道德价值,道德只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和民族才是有效的
存在着普遍有效的和必不可少的道德价值。如果某个社会或民族不接受这些价值,那他们就是不道德的
“通往地狱的路是由善良的意愿铺成的”,善只不过意味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第12题:
具有宿命论倾向
快乐、幸福就是善
具有禁欲主义倾向
道德的“世界主义”思想
只有德性才是有价值的
第13题:
第14题:
围绕着道德终极标准,人类思想家分为功利主义和_两大流派()
第15题:
功利主义道德的根基和前提是?()
第16题:
罗尔斯认为,至善原则和功利主义的共性是()。
第17题:
在文化史上,虽然世界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或不讲道德,但也确实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第18题:
历史上,在以()为基础,在存在着“人的依赖关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以“群体本位主义”或“群体主义”作为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资本主交社会则以“个人体位主义或”个人主义“作为社会的道德价值导向。
第19题:
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两种理论类型是()。
第20题:
在道德方面,苏格拉底()
第21题:
最大效用
最大作用
最大总额
第22题:
道德的“一般”
没有普遍的真理
普遍性和有效性
疑论和相对主义
第23题:
功利主义伦理学
结果论伦理学
非结果论伦理学
决定论伦理学
利已主义伦
第24题:
快乐
模范
善良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