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直接置换?简述其特点。

题目

什么是直接置换?简述其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什么是直接置换?简述其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什么是弹劾式诉讼?什么是纠式诉讼?其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一)弹劾式诉讼又称“控诉式诉讼”。主要实行于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和封建制初期一些国家的一种诉讼形式。其基本特征是:(1)控诉与审判职能分立,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2)案件一般均由被害人或法定代理人提起诉讼,由法院直接受理。公众起诉作为私人起诉的一种补充形式。(3)诉讼当事人双方地位平等,对各自的诉讼主张负举证责任。法官只能根据控告的内容和范围进行审理,不主动追究犯罪。在听取原、被告双方提出的诉讼主张和证据后作出判决。(4)审判实行公开原则、言词辩论原则和陪审原则。
    (二)纠问式诉讼其对称为“控诉式诉讼”,又称“审问式诉讼”。发端于罗马帝国时期,盛行于中世纪后期欧洲大陆国家的君主专制时期和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亦曾是欧洲宗教裁判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1)审判官集侦查、控诉、审判职能于一身。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或其他控告,根据职权主动追究犯罪。(2)司法机关负责调查事实,侦查和审判秘密进行。(3)被害人只是告发人。被告人只是诉讼客体,没有任何诉讼权利,只是被审问,受追诉的对象,(4)被告人口供为最佳证据。刑讯逼供合法化、制度化。最典型的纠问式程序见于德国1532年的《加洛林纳法典》。

  • 第2题:

    简述什么是单向板?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单向板:是指板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3的情况。受力特点是板上的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而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很少,可以忽略不计。配筋构造特点: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受力钢筋一般采用HPB235级,直径常用6mm,8mm,10mm,间距应满足构造要求。构造钢筋有分布钢筋、板顶部附加钢筋等。

  • 第3题:

    我国的植保方针是什么?简述其含义和特点?


    正确答案: 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其含义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特点:1、允许害虫在经济受损允许水平下继续存在
    2、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
    3、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
    4、强调防治措施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盘考虑

  • 第4题:

    简述什么是微波遥感?其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微波遥感是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反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来识别地物的技术。
    特点:
    (1)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由于微波的波长比红外波要长的多,因而散射要小的多,与红外波相比,在大气中衰减较少,对云层、雨区的穿透能力较强,基本上不受烟、云、雨、雾的限制,所以说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这一特点,对于经常有云,雨日多的热带雨林地区更有意义。
    (2)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许多地物间,微波辐射能力差别很大,因而可以较容易地分辨出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所不能区别的某些目标物的特性。
    (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该特性可用来探测隐藏在林下的地形、地址构造、军事目标,以及埋藏于地下的工程、矿藏、地下水等。
    (4)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微波对海水特别敏感,其波长很适合于海面动态情况(海面风、海浪等)的观测。
    (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微波传感器的分辨率一般都比较低,这是因为其波长较长,衍射现象显著的缘故。
    (6)微波遥感器可采用多种频率,多种极化方式,多个视角进行工作来获取目标物的空间信息(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介电特性)

  • 第5题:

    什么是配筋砌体?配筋砌体有哪几类?简述其各自的特点。


    正确答案:在砌体中配置受力钢筋的砌体结构,称为配筋砌体结构;没有配置受力钢筋的砌体结构,称为无筋砌体结构。
    配筋砌体包括:
    (1)网状配筋砌体构件:
    1.网状配筋砌体就是在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内设置一定数量和规格的钢筋网,使其与砌体共同工作。2.网状配筋砌体的破坏特征:由于钢筋的约束作用,裂缝展开较小,特别是在钢筋网处,最后可能发生个别砖完全被压碎脱落。
    3.横向配筋的效果将随着偏心距的增大而降低。
    (2)组合砖砌体构件:
    1.一种是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砖砌体构件;一种是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组合墙。
    2.两类组合砖砌体构件都是采用在砖砌体内部配置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砂浆)部件,通过共同工作来提高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 第6题:

    什么是衰退行业?简述其特点。


    正确答案: (1)衰退行业——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产业中的销售量持续下降的产业。
    (2)特点:引起行业衰退的原因多样化;行业衰退的速度和方式并不确定;行业衰退会形成新的需求结构;存在产业退出障碍。

  • 第7题:

    什么是惰性气体置换法?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惰性气体置换法是指用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置换管道或煤气设施中的煤气或空气。特点:惰性气体作为一种中间气体,和煤气混合不发生危险,和空气混合也不会发生危险,是一种较理想的安全可靠的置换方法。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理想混合流、理想混合流反应,简述其特点?

    正确答案: 反应器中强烈的搅拌作用使刚进入反应器的物料微元与器内原有物料微元间瞬时达到充分混合,使各点浓度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出口流体组成与器内相等这种流动形态称之为理想混合流。
    与理想混合流相适应的反应器称为理想混合流反应器。
    特点:①反应器内物料浓度和温度是均一的,等于出口流体组成
    ②物料质点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有长有短
    ③反应器内物质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遗传密码?简述其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概念:mRNA上每三个连续核苷酸对应一个氨基酸,这三个相邻核苷酸就称为一个密码子,或三联体密码。
    (2)特点:
    ①方向性:密码子的阅读方向和它们在MRNA上从起始信号到终止信号的排列方向均为5 ‵→ 3 ‵
    ②简并性:同一个氨基酸有两个或更多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③密码的通用性与例外:绝大多数生物共同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保守性)。但在线粒体中和其他少数生物中发现了少数与通用密码不一致的密码子(非通用密码)。
    ④读码的连续性: 在mRNA链上,从起始密码子开始,连续阅读至终止密码子,密码子间既无间隔也不重叠
    ⑤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AUG既是起始密码子,又编码肽链中的Met。少数情况下以GUG为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⑥变偶性:密码子的专一性主要有第1,2位碱基决定,第3位碱基可在一定范围内摆动而不影响氨基酸的种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土的结构?其基本类型是什么?简述每种结构土体的特点。

    正确答案: 土的结构是指由土粒单元大小、矿物成分、形状、相互排列及其关联关系,土中水的性质及孔隙特征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基本类型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粒径0.075~0.005mm)、絮状结构(粒径<0.005mm)。
    单粒结构:土的粒径较大,彼此之间无连结力或只有微弱的连结力,土粒呈棱角状、表面粗糙。
    蜂窝结构:土的粒径较小、颗粒间的连接力强,吸引力大于其重力,土粒停留在最初的接触位置上不再下沉。
    絮状结构:土粒较长时间在水中悬浮,单靠自身中重力不能下沉,而是由胶体颗粒结成棉絮状,以粒团的形式集体下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微波遥感?其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微波遥感是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反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来识别地物的技术。
    特点:
    (1)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由于微波的波长比红外波要长的多,因而散射要小的多,与红外波相比,在大气中衰减较少,对云层、雨区的穿透能力较强,基本上不受烟、云、雨、雾的限制,所以说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这一特点,对于经常有云,雨日多的热带雨林地区更有意义。
    (2)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许多地物间,微波辐射能力差别很大,因而可以较容易地分辨出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所不能区别的某些目标物的特性。
    (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该特性可用来探测隐藏在林下的地形、地址构造、军事目标,以及埋藏于地下的工程、矿藏、地下水等。
    (4)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微波对海水特别敏感,其波长很适合于海面动态情况(海面风、海浪等)的观测。
    (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微波传感器的分辨率一般都比较低,这是因为其波长较长,衍射现象显著的缘故。
    (6)微波遥感器可采用多种频率,多种极化方式,多个视角进行工作来获取目标物的空间信息(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介电特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惰性气体置换法?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惰性气体置换法是指用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置换管道或煤气设施中的煤气或空气。特点:惰性气体作为一种中间气体,和煤气混合不发生危险,和空气混合也不会发生危险,是一种较理想的安全可靠的置换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基于INTERNBT的资源性学习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它是指学生主要利用Internet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旨在伴随着学习过程使学生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体验。在这里,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教师给学生提出待学习的问题或待探索的主题;学生借助Internet网络、图书资料和其他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特点:学习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网络与多媒体;注重问题,强调过程;要求学生自行获取、提炼信息;采用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作为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加工者和有效利用者,以及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者;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

  • 第14题:

    什么是细胞质基质?简述其组成、特点及功能。


    正确答案:细胞质基质:真核细胞细胞质中,除去能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细胞质中胶状物质。
    主要成分:
    水和无机离子等一些小分子。
    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中等分子。
    蛋白质、脂蛋白、多糖和RNA等大分子,蛋白质占20-30%。
    细胞骨架。
    内含物(糖原、脂滴、色素等)。
    主要特点:
    高度有序、且不断变化动态结构体系。(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其他大分子之间通过弱健相互作用)。
    功能:
    1)完成各种中间代谢过程。
    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蛋白质和脂肪酸的合成等。
    2)与细胞质骨架相关的功能。
    骨架不仅与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及能量传递等相关,而且为其它成分和细胞器提供锚定位点。
    3)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场所。
    4)细胞的信号转导。

  • 第15题:

    什么是GPS系统?简述其组成及特点。什么是GNSS?


    正确答案:GPS系统是由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GPS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00km,星上装有10-13高精确度的原子钟。地面上有一个主控站和多个监控站,定期地对星座的卫星进行精确的位置和时间测定,并向卫星发出星历信息。用户使用GPS接收机同时接收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即可确定自身所在的经纬度、高度及精确时间。
    整个GPS系统包括三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及其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GPS卫星作用:
    (1)连续不断向地面发送GPS导航和定位信号;
    (2)接收地面站的指令,修正轨道偏差并启动备用设备;
    (3)接收地面站发来的导航电文和其他信号;
    地面监测系统由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
    主控站的作用:
    (1)收集数据
    (2)处理数据
    (3)监测协调
    (4)控制卫星。
    监测站的作用:接收卫星信号,为主控站提供卫星的观测数据。
    注入站的作用:将主控站发来的导航电文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器中。
    用户接收部分就是GPS信号接收机。其作用:捕获卫星信号,(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或三维速度和时间)达到导航和定位的目的。
    GNSS的全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它是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全球的、区域的和增强的,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相关的增强系统,如美国的WAAS(广域增强系统)、欧洲的EGNOS(欧洲静地导航重叠系统)和日本的MSAS(多功能运输卫星增强系统)等,还涵盖在建和以后要建设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国际GNSS系统是个多系统、多层面、多模式的复杂组合系统
    GPS系统的特点:
    1.定位精度高;
    2.观测时间短;
    3.测站间无需通视;
    4.可提供三维坐标;
    5.操作简便;
    6.全天候作业;
    7.功能多,应用广。

  • 第16题:

    什么是公众?简述其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公众是指与一个社会组织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对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或潜在影响力的个人、群体和社会团体。也就是说,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
    公众有以下基本特点:
    (1)群体性。从组织的角度来说,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群体的特征。常见的群体
    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法人群体、任务群体和角色群体。
    (2)同质性。即公众的形成是由一个组织的性质来确定的。
    (3)变化性。公众不是封闭僵化、一成不变的对象,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4)相关性。公共关系所指的公众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民大众或劳苦大众,而是指与特定社会组织相关联的个人、群体和组织。这种关联性是由组织与公众间的相互利益关系决定的。

  • 第17题:

    什么叫热扩渗?简述其技术特点。


    正确答案: 将工件放在特殊介质中加热,使介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工件表面形成合金层(或参杂层)的工艺,就称为热扩渗技术,又称为化学热处理技术。
    技术特点:
    1)渗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结合强度很高,渗层不易剥落;
    2)可以使工件表面获得不同组织和性能的扩渗层,从而极大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能。

  • 第18题:

    什么叫“诗家语”?简述其特点和作用。


    正确答案:“诗家语”是指与通常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常常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追求某种特殊的语言效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由形容词变成动词,强化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抒情效果。

  • 第19题:

    什么是分生组织?简述其细胞特点。


    正确答案: 位于特定部位,能持续性或周期性进行分裂的细胞群
    细胞特点: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质浓厚,一般没有大液泡的分化,细胞核较大且位于细胞中央。一部分仍保持高度分裂的能力,大部分则分化成为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细胞。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弹劾式诉讼?什么是纠式诉讼?其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一)弹劾式诉讼又称“控诉式诉讼”。主要实行于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和封建制初期一些国家的一种诉讼形式。其基本特征是:(1)控诉与审判职能分立,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2)案件一般均由被害人或法定代理人提起诉讼,由法院直接受理。公众起诉作为私人起诉的一种补充形式。(3)诉讼当事人双方地位平等,对各自的诉讼主张负举证责任。法官只能根据控告的内容和范围进行审理,不主动追究犯罪。在听取原、被告双方提出的诉讼主张和证据后作出判决。(4)审判实行公开原则、言词辩论原则和陪审原则。
    (二)纠问式诉讼其对称为“控诉式诉讼”,又称“审问式诉讼”。发端于罗马帝国时期,盛行于中世纪后期欧洲大陆国家的君主专制时期和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亦曾是欧洲宗教裁判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1)审判官集侦查、控诉、审判职能于一身。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或其他控告,根据职权主动追究犯罪。(2)司法机关负责调查事实,侦查和审判秘密进行。(3)被害人只是告发人。被告人只是诉讼客体,没有任何诉讼权利,只是被审问,受追诉的对象,(4)被告人口供为最佳证据。刑讯逼供合法化、制度化。最典型的纠问式程序见于德国1532年的《加洛林纳法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存储-转发方式?简述其特点及适应场合。

    正确答案: (1)存储-转发方式是指当某一交换节点收到某一信息(报文或分组),并要求转换到另一交换节点,但输出线路或其他设施都已被占用,就先把该信息在此交换节点处存储起来排队等待,等输出线路空闲时再转发至下一个节点。在下一节点再存储-转发,直至到达目的地。
    (2)优点:线路利用率高;缺点:由于信息需在交换节点处存储排队等待,故时延大。
    (3)适用场合:适合于突发性的数据传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GPS系统?简述其组成及特点。什么是GNSS?

    正确答案: GPS系统是由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GPS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00km,星上装有10-13高精确度的原子钟。地面上有一个主控站和多个监控站,定期地对星座的卫星进行精确的位置和时间测定,并向卫星发出星历信息。用户使用GPS接收机同时接收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即可确定自身所在的经纬度、高度及精确时间。
    整个GPS系统包括三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及其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GPS卫星作用:
    (1)连续不断向地面发送GPS导航和定位信号;
    (2)接收地面站的指令,修正轨道偏差并启动备用设备;
    (3)接收地面站发来的导航电文和其他信号;
    地面监测系统由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
    主控站的作用:
    (1)收集数据
    (2)处理数据
    (3)监测协调
    (4)控制卫星。
    监测站的作用:接收卫星信号,为主控站提供卫星的观测数据。
    注入站的作用:将主控站发来的导航电文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器中。
    用户接收部分就是GPS信号接收机。其作用:捕获卫星信号,(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或三维速度和时间)达到导航和定位的目的。
    GNSS的全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它是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全球的、区域的和增强的,如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相关的增强系统,如美国的WAAS(广域增强系统)、欧洲的EGNOS(欧洲静地导航重叠系统)和日本的MSAS(多功能运输卫星增强系统)等,还涵盖在建和以后要建设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国际GNSS系统是个多系统、多层面、多模式的复杂组合系统
    GPS系统的特点:
    1.定位精度高;
    2.观测时间短;
    3.测站间无需通视;
    4.可提供三维坐标;
    5.操作简便;
    6.全天候作业;
    7.功能多,应用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单向板?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单向板:是指板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3的情况。受力特点是板上的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而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很少,可以忽略不计。配筋构造特点: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受力钢筋一般采用HPB235级,直径常用6mm,8mm,10mm,间距应满足构造要求。构造钢筋有分布钢筋、板顶部附加钢筋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