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农业标准的目的是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
第1题:
简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政府行为?
(1)政府颁布顺应民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旨在调整土地占有关系“均平”的土地政策,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政府行为;
(2)兴修水利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需要政府行为;
(3)政府以及一些政府官员提倡、推广先进生产工具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优良品种等,也都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奖励垦荒、移民垦殖也是利于农业生产的政府行为
(5)政府以及地方官员赈济灾荒的行为在客观上也是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
第2题:
农业标准化是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把()推广到农户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第3题:
农业标准化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的活动;该活动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第4题: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
第5题:
农民()的提高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结果也是促进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过程。
第7题:
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区别:()
第8题:
制定农业标准的目的是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
第9题:
第10题:
提高人员素质
最佳秩序、促进最大社会效益
农业生产发展
第11题:
大型高档
先进适用
小型节油
技术尖端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农业标准为在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某一领导批准。
第14题:
()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以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促进最大社会效益为目的,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第15题:
农业标准应以经验为基础,并以促进最大社会效益为目的。
第16题:
制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是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
第17题:
标准化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通过建立最佳秩序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第18题:
为了切实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制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
第19题:
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最佳秩序
最大效益
最佳质量
最佳产品
第23题:
农业工作标准
农业技术标准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
第24题:
规范农业保险活动
保护农业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