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借助于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或意绪的渲染,真实地反映现实或精神生活,并表白作者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
第1题:
()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社会现象,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社会存在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它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以特有的形象和审美方式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
略
第2题:
《辞海》对“艺术”的解释:“人类以()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
情感和想像;审美创造活动
略
第3题:
()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通常可分为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如绘图、雕塑),语言艺术(如文学)和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
第4题:
关于雕塑《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这件作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5题:
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第6题:
对
错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泛指人或事物形体外貌的“形象”
源于人类现实生活并具有具体性
艺术作品中渗透着艺术家审美意义的、反映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具体而生动的形象
艺术创作的直接结果
第11题:
第12题:
渗透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艺术典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13题:
()是以语言符号即文字为媒介来塑造艺术形象并抒发作者情怀的一门特殊的艺术。
文学
略
第14题:
表情艺术又称()。指的是借助于音响、节奏、旋律或人体动作,同时经过表演这个环节,以此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
第15题:
运用一定得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形象,反映具体事物的一种工艺艺术称为面点的造型艺术。
第16题:
文学总是以()为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17题: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第18题:
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对生活作判断
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第19题:
节奏
表演
造型
语言
第20题:
表演艺术
实用艺术
造型艺术
综合艺术
第21题:
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生产是一种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艺术生产具有能动反映性
艺术生产通过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第22题:
集中表现了古希腊的审美特征
将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起来,赋予她超现实的高贵圣洁之美
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和谐、理想、美的追求
作品线条流畅,形象优美,富于东方艺术的韵味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