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因为柳树是“留”的谐音,能够表达相思的感情。
第1题:
“折柳送别”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
第2题: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被称为"五柳先生"是因为他:()
第3题:
古时,人们希望通过“折柳”来表达对于友人()的心情?
第4题:
《兰陵王·柳》中提到了柳,是要写()。
第5题:
因为爱,三毛想到了自己结束生命,也因为爱她要做一只折翼的不死鸟,独自忍受相思之苦。
第6题: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是因为柳树有()的寓意。
第7题:
诗歌《春夜洛城闻笛》用词精准,结合全诗,下列赏析不正确的是()
第8题:
相思的感情
可以代表故乡
“留”的谐音字
A和C
第9题:
家乡在五柳县
名柳又排行老五
家门前有5株柳树
第10题:
第11题:
柳絮里面含有一种成份容易引起精神上的烦躁。
柳树不漂亮。
柳树挡财。
柳树是落叶树,不容易清扫
第12题:
长亭、古道、芳草碧天、晚风
长亭、古道、芳草碧天、折柳
古道、芳草碧天
长亭、晚风、芳草碧天、羌笛
第13题:
《世说新语》中陆凯的诗有一个为后人所用的典故,即()。
第14题:
汉代开始流传的“折柳赠别”中,“柳”与“()”谐音。
第15题:
风水上说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现在研究表明是因为()
第16题:
古人离别前有折柳相赠的习俗,是因为“柳”与()谐音。
第17题:
《送别》中采用了哪些古典意象构筑送别场景?()
第18题:
“折柳”在送行时寓意着()。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台湾相思木
樟树
柳树
刺槐
第21题:
咏柳
伤别
相思
失意
第22题:
榴
流
溜
留
第23题:
沧海桑田
折柳送别
寄梅
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