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清平乐·会昌》中写道:“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其中“踏遍青山人未老”是作者对“行遍天涯真老矣”这句反其意而用之。请问“行遍天涯真老矣”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第1题:
兔子年龄选配原则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第2题:
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中写道“不到什么地方非好汉”?
第3题:
李商隐的《霜月》中写道:“青女素娥俱耐冷”中的“素娥”是指谁?
第4题: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中“天高云淡”下一句是什么?
第5题:
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请运用政治学的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
第6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存。但我国相对于很多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的说“风景这边独好”。 阐述坚持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第7题:
毛泽东,字润之,()韶山人。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毛泽东的《清平乐》中写道:“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中的“一枕黄梁”的典故发生在今天河北省的哪里?
第14题:
试分析谜语“踏遍青山人未老(打毛泽东诗词二句)”犯了什么毛病?
第15题:
晏殊的《示张寺丞王校勘》中写道:“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其中的“小园幽径独徘徊”是他从自己的一首词中移植过来的,请问是哪首词?
第16题:
杜甫的《不见》中写道:“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中的“世人欲杀之人”是谁?
第17题: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历来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多教派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有不少国家正是由于在这两个问题处理得不好才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以致国家的分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我国相对这些国家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请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
第18题:
扬州玉雕的代表作品有()
第19题:
下列诗词不属于描述江西景物的是()
第20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李白
白居易
毛泽东
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