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对尊师长和用于朋辈之间敬称的有()
第1题: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等。
第2题:
下列关于子学的子描述正确的有()。
第3题:
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对方的父亲可称()
第4题:
翻译:从“仁者爱人”到“仁政”、“民本”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第5题:
君对臣敬称是什么?
第6题:
以下对周礼的基本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第7题:
立法应以保类卫群为宗旨
立法必循天下之公
立法必须体现以天下为主
立法应遵循尊君卑臣、分权分治的原则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令
尊
贤
仁
第11题:
家尊
令尊
令嫒
老爷子
第12题:
第13题:
下列属于《左传·隐公三年》中提到的“六顺”的是()。
第14题:
翻译: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第15题:
给下列古文加标点,并说明黑体字意义,在句中作用或用法。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第16题:
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第17题: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第18题:
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称“号”的是()。
第19题:
圣
贤
尊
大
第20题:
尊公
令尊
尊君
尊府
第21题:
君
子
公
足下
第22题:
第23题:
亲亲、君君
亲亲、尊尊
亲君、君尊
君君、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