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三分地”意义无关的指()
第1题:
鸦片战争前后的一句民谣:说农民“昔日卖米三斗,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一亩之课而不足。”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增加了赋税
B.粮价大幅度下跌
C.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D.商人,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为啥“一亩三分地”是与个人相关的利益()。
第5题:
我国古代兴衰交替的国防其特色表现:一是修明政治,变法图强;二是改革军制,演兵习武;三是重视教战,全民尚武。
第6题:
破解这种困境,并非()。治污,环保部门()。即便真不管工业污水,那么也必须管好该管的,看看在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有没有做好。如果每个监管部门都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污染企业想要耍奸使滑也就不那么容易了。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7题:
习近平强调,京津冀要抱团发展,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自觉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这启示我们() ①改造世界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②制定新战略需要抛弃原有的思想意识 ③制定发展战略应树立全局观念 ④利用规律需要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第8题:
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提到的“耒耜”被发明时,所用的材质主要是()
第9题:
一亩
二亩
一亩半
半亩
第10题:
乾隆皇帝的裕陵
康熙皇帝的景陵
道光皇帝的慕陵
雍正皇帝的泰陵
第11题:
三叶虫
燕子石
蒿里山
第12题:
青铜
骨头
铁
钢
第13题: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皇帝亲自到华山主持。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鸦片战争前后的一句民谣:说农民“昔日卖米三斗,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一亩之课而不足。”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第17题:
福建省土地资源紧张,能源与矿产资源短缺,耕地人均不到(),粮食自给率不到一半。
第18题: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可见() 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②局部总能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认识事物 ④要抓住主要矛盾破解次要矛盾
第19题:
以“()”命名的化石的发现,向我们揭开了“寒武纪地层的标准地层剖面”,成为为国际划分地层的标准化石之一。
第20题:
将三皇五帝名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的古代帝王是()。
第21题:
客家部分地区
珠三角部分地区
潮汕部分地区
粤西部分地区
第22题:
原是古代皇帝在皇宫中的自耕地
最初分给农民的自留地是一亩三分
土地最小单位,比喻拥有甚少
第23题:
古代帝王效法先贤重视农耕
以一亩三分为每人分地标准
清朝皇帝的“演耕田”
表示个人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