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中老师本节讲座的主题是“穷性理与合天人”,也就是讲终极关怀,讲人的归宿的问题。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二者关系的理解。
因为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关怀人命运和生存状态,因而就是善的体现。
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关系,但二者关系也有复杂性,其一,作家可以在不同历史视点上展示人文精神。其二,当二者矛盾时,作家应在肯定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倾向于人文关怀而惩恶扬善。总之,文学应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点历史理性的单纯追求。
略
第4题:
杨庆中老师认为,“崇效天,卑法地”的核心是要认识自我。
第5题:
关怀老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讲《劳动法》课程的:()。
第6题:
《易传》中讲“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按照杨庆中老师的观点,其中“变”是指:一切事物都应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第7题:
哲学居于宗教和科学两者之间,既讲理性,也讲终极关怀。
第8题:
什么是终极关怀?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信仰关怀
心理关怀
生理关怀
终极关怀
第12题:
第13题:
A、讲座的内容
B、讲座的受众
C、讲座的师资
D、讲座的地点
E、讲座的时间
第14题:
A、全员趣味运动会
B、拓展项目活动
C、企业文化主题活动
D、心理讲座活动
第15题:
如何理解终极关怀?
第16题:
熊秉明先生2002年曾在北京举办“老年书法班”讲座,为时一周,主题是“()”。
第17题:
对临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最后步骤是()
第18题:
本讲的主题是“义与利:无奈却必须直面的抉择”,钱逊老师认为,要达到仁以为己任,就要从见义勇为做起。
第19题:
哲学面对的是终极关怀的问题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书法与人生的终极关怀
张旭与狂草
书法之美
看蒙娜丽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