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论学问》中培根认为,学问上“娱乐”的用途是指()
第3题:
王国维曾在《国学丛刊序》中提出,中国的问题不在于没有学问,而是中学还是西学之争。
第4题:
国学中的每一种学问都有不完美之处。
第5题: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师汤一介则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对“反本开新”的正确理解是() 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②“反本开新”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 ④“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
第6题:
日本的“国学”概念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第7题:
古典学最初指()
第8题:
我们可以把哲学看成是围绕哲学问题,进行的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永恒的探索。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王国维的文章学问很差;
王国维的文章学问很好
王国维的文章学问没有达到最高境界;
王国维的文章学问并非全是真理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国学”一词,出自《周礼》,该词的原义指的是中国的学问。
第14题:
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推测而产生的问题。
第15题:
章太炎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是包括经学、小学、子学、史学和文学等在内的学问,即以经、史、子、集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体系。
第16题:
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
第17题: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
第18题:
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民主革命家、学者。章太炎国学造诣精深,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文章“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其文章的突出主题是()。
第19题:
()指学问、科学,是认识论的范畴;()是指技术、手段、方法,属于实践论的范畴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幽居养静
熟习辞令
改变气质
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