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出自()
第1题: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A.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B.饮鸩止渴:饥不择食
C.朝秦暮楚:见异思迁
D.缘木求鱼:瓮中捉鳖
第2题:
通过知识点检索模式检索时检索结果呈现到哪种层次()
第3题: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违反了中和思维。
第4题: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包括()。
第5题:
大智若愚策略需要对方认为自己较为()。
第6题:
人们在书法艺术中看到的更多是()的思想,它抓住了艺术、审美和创作的基本特征,即形象大于思想;想象重于概念;大巧若拙,言不尽意,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第7题:
唐僧形象的实质是()。
第8题:
徇私枉法罪的主观方面是()。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间谍应伪装大智若愚
间谍应让人相信是有大智慧,才愿透露情报
大智慧者才知道如何获得与分析情报
皆非
第11题:
儒家;
墨家;
禅宗;
道家
第12题:
第13题: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A.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B.大智若愚:横七竖八
C.百读不厌:脍炙人口
D.旁敲侧击:真伪难辨
第14题:
为什么必须“以上智为间”?()
第15题: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所指的人的类型是()
第16题:
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接近仁者?()
第17题:
以下不符合荀子《劝学》本义的是:()
第18题:
个体保持心理平衡,应当注意以下哪几个方面()
第19题:
成语“邯郸学步”出自《》;“自相矛盾”出自《》。
第20题:
慈眉善目
妙手仁心
慈悲施善
大智若愚
第21题:
不拘一格 不刊之论 升堂入室 春风化雨
白手起家 白云苍狗 粗枝大叶 从长计议
大逆不道 大巧若拙 大惊小怪 多事之秋
丰富多彩 高风亮节 假公济私 驾轻就熟
第22题:
巧言令色
刚正不阿
刚毅木讷
大智若愚
第23题:
《论语》
《老子》
《大学》
《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