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
第1题:
古代邮驿主要为()服务。
A政府
B垄断者
C商人
D公众
第2题: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家书”在古代是用来传递消息的,现在可以用电话、电子邮件等来传递消息。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第3题:
官办是古代邮驿最根本的组织管理形式
第4题:
随着清王朝的日益没落和邮政的兴起,古代的邮驿逐渐衰落。
第5题:
邮政的起源是()
第6题:
我国的邮政通信大致可分为古代邮驿、清代邮政、()和人民邮政四个时期。
第7题:
古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烽火”指什么历史事件?
第8题:
邮驿是古代国家为传递()而建立的专设机构,一般不办理民间通信。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价值性
真伪性
传递性
时效性
第11题: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清代邮政时期,我国的邮政通信组织包括有()。
第14题: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
第15题:
通信的需要是产生古代邮驿最主要的原因。
第16题:
通信是古代邮驿的根本功能。
第17题:
邮政的历史沿革,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古代邮驿阶段,传统邮政阶段、现代邮政阶段
第18题:
汉朝邮驿设置五里一邮,十里一亭,在交通大道上三十里为一驿,驿设()。
第19题:
杜甫在《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第20题:
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第21题:
古代邮驿
古代邮政
传统邮政
现代邮政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