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碳十四测年法的半衰期是()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常用的活断层测年方法,但每种测年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测年范围,放射性碳(C)法和轴系不平衡法的测年适用范围分别为()

    • A、200~50000年和100~1000000
    • B、200~50000年和5000~350000年
    • C、10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 D、50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碳十四的测定条件是().

    • A、无机物范围五年
    • B、有机物范围五万年
    • C、碳水化合物范围五万年
    • D、蛋白质范围八万年

    正确答案:B

  • 第3题:

    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测量对象是什么()

    • A、铝
    • B、铍
    • C、碳
    • D、石英

    正确答案:D

  • 第4题:

    什么是碳-14测年法?


    正确答案: 碳-14测年法是一种利用碳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测定古代遗存年龄的方法。自然界中碳元素有3种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碳-12、碳-13和放射性同位素碳-14。宇宙射线在大气中产生放射性碳-14,并能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后为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14并在机体内保持一定水平。当有机体死亡后,便停止呼吸碳-14,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5730年为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其剩下的放射性碳-14含量,就可推断出它的年龄。

  • 第5题:

    碳十四测年法


    正确答案: 碳的同位素之一,广泛的存在于生物体中,生物存活于世间时,通过呼吸使体内的碳十四与外界大气碳十四持衡。在生物体死亡的临界点,体内碳十四含量定格。碳十四具有衰变性,生物死亡后,体内碳十四开始衰变,其衰变有其规律,每5730±40/50年为一个半衰期,碳十四的含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只要检测出生物体标本中碳十四减少的量便可测定生物的年代。

  • 第6题:

    放射性碳测年技术的采样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在采样过程中必须留意地层的可靠性,一个层位要多采集几个样以便进行对比。
    2.埋在地下的样本可能会因为植物根系生长或者埋藏后的扰动受到污染,应当予以留意。
    3.采样时也不能用纸和棉花包裹,防止它们受到现代碳元素的污染。

  • 第7题:

    简述碳十四测年方法的测年原理以及采样要求。


    正确答案: 宇宙射线中的中子流与地球大气层中的14N发生核反应,产生14C。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活着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与二氧化碳发生交换,直到生物体死亡为止,14C含量按其半衰期进行减少,我们可以利用14C的减少量来计算生物死亡的年代。要求出土时最好保证样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以保证样品中的原始浓度。木炭50克,木头100克,种子100克,毛发100克,骨头1000克玻璃瓶干燥保存,准确秤量,编号。热释光:含有二氧化硅类晶体的陶器,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出现荧光现象,器物内储存的能量一次性的释放完毕。器物烧成后,继续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从新积累能量。依据积累能量的多少以及现有的能量,可以计算出最后一次高温的年代。要求样品周围的环境中的辐射现象没有异常。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硅样品周围温度不能长期处于较高值,不能与地下水或溶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接触。

  • 第8题:

    各种测年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测年范围,放射性碳(14C)法和热释光(T1)法的测年适用范围分别为()。

    • A、2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 B、200~50000年和1000~1000000年
    • C、10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 D、50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碳十四的测定条件是().
    A

    无机物范围五年

    B

    有机物范围五万年

    C

    碳水化合物范围五万年

    D

    蛋白质范围八万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常用的活断层测年方法,但每种测年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测年范围,放射性碳(14C)法和轴系不平衡法的测年适用范围分别为(  )。
    A

    2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B

    200~50000年和5000~350000年

    C

    10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D

    50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正确答案: D
    解析:
    常用测年方法的适用范围分别为:放射性碳(14C)法为20050000,热释光(TL)法为102~106年,电子自旋共振(ESR)法为103~106年,铀系不平衡法为5000350000,钾—氩(K—Ar)法为104~109年,裂变径迹(FT)法为102~109年。

  • 第11题:

    单选题
    碳十四测年法的半衰期是()年。
    A

    5730

    B

    5370

    C

    5337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碳十四断代法

    正确答案: 碳十四断代法是考古学上一种用于断定有机体年代的方法。凡以碳水化合物为养料的生物机体中都含有碳-14同位素,因为生物体中的碳-14一方面按5730±40年衰变,同时吸收补充,所以其浓度与当时大气中碳-14的浓度平衡。但生物体一旦死亡,就只衰变不补充了。这样只要测出生物体中碳-14的浓度的减少程度,就知道它的死亡年代了。这可用来测定5万年以内的死亡生物的年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碳十四断代法


    正确答案: 碳十四断代法是考古学上一种用于断定有机体年代的方法。凡以碳水化合物为养料的生物机体中都含有碳-14同位素,因为生物体中的碳-14一方面按5730±40年衰变,同时吸收补充,所以其浓度与当时大气中碳-14的浓度平衡。但生物体一旦死亡,就只衰变不补充了。这样只要测出生物体中碳-14的浓度的减少程度,就知道它的死亡年代了。这可用来测定5万年以内的死亡生物的年代。

  • 第14题:

    测量对象为火山岩的测量方法是()

    • A、碳十四测定法
    • B、铀系法
    • C、铝铍埋藏测年法
    • D、钾氩法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龙山文化,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4300——3800年,()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 A、灰陶
    • B、黑陶
    • C、白陶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1949年()发明放射性碳断代方法,它的半衰期为5730+/-40年,极限范围为7.5万年。


    正确答案:威拉德·利比

  • 第17题:

    美国化学家()发明并于1949年公布了()简称碳十四方法。


    正确答案:威拉德·利比;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技术

  • 第18题:

    简述碳十四测年法的意义。


    正确答案:1.这意味着,考古学家的大部分精力可以从繁琐而又含糊的年代推测中解放出来,去关注其他更为重要的问题;
    2.自然科学家所提供的多种绝对断代方法,也使得考古学家可以更加精确得观察细微的文化差异与历史演变。

  • 第19题:

    简述碳十四测年法原理


    正确答案: 每隔5730年,死亡后的生物体内碳十四的含量减少一半,即碳十四的半衰期为5730年。即减少1/2代表距今5730年;减少1/4代表距今2865年;减少1/8代表距今1433年。

  • 第20题:

    碳-14测年


    正确答案: 凡以碳水化合物为养料的生物机体中都含有碳-14同位素。因为生物体中的碳-14一方面按5730±40年衰变,同时吸收补充,所以其浓度与当时大气中碳-14的浓度平衡。但生物体一旦死亡,就只衰变不补充了。这样只要测出生物体中碳-14的浓度的减少程度,就知道它的死亡年代了。这可用来测定5万年以内的死亡生物的年代。

  • 第21题:

    单选题
    测量对象为火山岩的测量方法是()
    A

    碳十四测定法

    B

    铀系法

    C

    铝铍埋藏测年法

    D

    钾氩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各种测年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测年范围,放射性碳(14C)法和热释光(T1)法的测年适用范围分别为()。
    A

    2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B

    200~50000年和1000~1000000年

    C

    10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D

    5000~50000年和100~1000000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电子自旋共振(ESR)法的适用范围为1000~100000年,铀系不平衡法的测年适用范围在5000年到35万年。

  • 第23题:

    单选题
    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测量对象是什么()
    A

    B

    C

    D

    石英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