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之际,应()防止粮堆结露。
第1题:
粮情检测时,进仓后,应()。
第2题:
表层粮堆发生轻微结块发热时,应()消除发热。
第3题:
秋冬交替之际,随着外温的改变,适时进行()以减小()。
第4题:
由于季节转换,粮堆上层与仓(气)温或与粮堆内部的温差过大,形成结露,从而引起粮堆表面的粮层发热,属于()。
第5题:
在低温季节通风降低粮温,平衡粮堆温度、湿度,防止或消除()、分层和结露。
第6题:
在秋冬交替季节,储粮容易形成结顶现象,原因是()。
第7题:
在秋冬季节转换时期,有时粮堆表层发生结露,原因是粮温高于气温,粮堆内部热空气上升,遇到冷的粮面,便发生结露。
第8题:
翻动粮面
自然通风除湿散热
无自然通风条件的密闭仓房,采用除湿机以吸湿散热
无自然通风条件的密闭仓房,密闭熏蒸以降低粮温
第9题:
密闭
揭膜
通风
压盖
第10题:
易受外界影响的部位
边壁处
粮堆表层
粮堆底层
第11题:
第12题:
密闭隔热,结露
通风,结露
密闭隔热,发热
通风,发热
第13题:
春夏交替之际,粮堆易发生结露的位置是()。
第14题:
春夏交替之际,做好仓房或粮堆(),防止()。
第15题:
秋冬交替,粮堆外围储粮温度较低,中间部位粮温较高,这时的湿热扩散会导致()水分增加。
第16题:
自然通风是常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秋冬交替季节,将仓库门窗打开,使仓外冷空气自然在(),逐层冷却粮食的一种方法。
第17题:
在低温季节通风降低粮温,同时在春季对仓房或粮堆采取隔热处理,以实现()。
第18题:
预防粮堆结露发生的基本措施是()。
第19题:
春夏交替之际,应适时通风降低粮温、仓温以减小温差
秋冬交替之际,应适时通风降低粮温、仓温以减小温差
秋冬交替之际,做好仓房或粮堆密闭隔热
春夏交替之际,做好仓房或粮堆密闭隔热
第20题:
通风,粮温
密闭,温差
通风,温差
密闭,粮温
第21题:
秋,仓温或表层粮温明显高于外温
夏,仓温或表层粮温明显不低于外温
夏秋,仓温或表层粮温明显不低于外温
夏,仓温或表层粮温明显高于外温
第22题:
仓温或表层粮温明显不低于外温
仓温或粮温明显不低于外温
仓温或粮温明显高于外温
仓温或表层粮温明显高于外温
第23题:
密闭苫盖时可先在粮面铺设一层吸湿隔热材料,再用苫布覆盖
排散粮堆顶层积热
应适时翻动粮面
通风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