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南极周围海域的鱼类总共只有100多种,相比其它海域显得稀少,特别是表层鱼类缺乏。南极海鱼为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海水温度基本保持一致。
更多“南大洋的鱼类有什么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南大洋指的是哪里?


    正确答案: 南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部互相连通的海域,因其在海洋学上具有独特的性质,被称为南大洋。大体上可以取亚热带辐合带为南大洋的北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将南大洋定义为:“从南极大陆到40°S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 第2题:

    南大洋冰架水的温度为什么可以低于海表面冰点?


    正确答案: 由于海水的冰点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在深达数百米甚至几千米的冰架下面,海水的冰点比海表面的冰点低很多,这里的水体受到冰架的冷却,温度可以降到海表面冰点以下、当地冰点之上,而不结冰。这些水体流出冰架,仍保持较低的温度,被称为冰架水。

  • 第3题:

    大洋洲人口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大洋洲的居民与其它洲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人口稀少。全洲现有2,400万人,仅及世界总人口的0.5%,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2.7人,是世界上常住人口最少、密度最低的一个洲。这里人口稀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历史较短、地理位置的孤立性、大陆内部沙漠广布、殖民主义者屠杀当地土著居民以及限制有色人种移入等,都影响着这里的人口增长。
    (2)分布不均。大洋洲各地人口数量与密度差别甚大,澳大利亚人口最多达1,500多万,占全洲的63%,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口也都超过300万,合占全洲的26%;而有些国家仅几千人。在一个国家内部,人口分布也很不均匀,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大陆及较大岛屿的边缘地带,如澳大利亚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而广大的内陆地区人口很少,有些沙漠地区以及太平洋中的一些小岛,至今尚无人定居。
    (3)城市人口比重大。现在城市人口约占大洋洲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城市人口比重之高为各洲之冠。人口最多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城市人口皆占该国人口的五分之四。许多国家二、三个城市即集中了全国二分之一的人口。
    (4)种族复杂。大洋洲数以万计的岛屿散布在浩瀚的太平洋里,加之这里多次被殖民主义瓜分,参与掠夺、瓜分大洋洲的列强之多冠于各洲,殖民统治时间也很长,因此,造成了这里种族繁多,民族复杂。除黄、白、黑色人种都占一定比例外,这里还有其它洲很少见的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三大群岛上。棕色人种原为这里的主人,十六世纪殖民者入侵后,因遭到异族惨无人道的迫害和血腥镇压,人数大减,如廿世纪初比十六世纪初三大群岛上的土著居民减少了70%,现仅占总人口的20%。白人约占全洲人口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澳(占人口的99%)、新(占人口的86%)地区,他们是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其中又多是英国人。十九世纪中叶后,随着大洋洲的进一步开发,殖民者又从亚洲劫掠大批劳工,主要有印度人、华人、日本人、印尼人等,他们遍布大洋洲各地,其中以澳、新为多。

  • 第4题:

    南极磷虾在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


    正确答案: 南极磷虾与硅藻、鲸构成南大洋食物链的重要环节。生活在南大洋的很多动物,如.须鲸、阿德雷企鹅、锯齿海豹等都以南极磷虾为主要食物。滤食性须鲸在亚热带和南极之间洄游,它在亚热带很少进食,主要依靠进食南大洋磷虾维持生存。

  • 第5题:

    下列属于南大洋海流的是()

    • A、南赤道暖流
    • B、南极绕极流
    • C、西风漂流
    • D、千岛寒流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鱼类的皮肤有什么特点?有何机能?其主要的衍生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特点:表皮一般薄而柔软,无角质层构造,并且分化出许多腺细胞,真皮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有大量色素细胞分布,且有血管和神经。机能:防御机械损伤,防护化学物质的伤害,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抵抗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入。衍生物种类:黏液腺、毒腺、色素细胞、鳍条、鳞片、珠星等。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南大洋

    正确答案: 三大洋在南极洲附近连成一片的水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南大洋的鱼类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南极周围海域的鱼类总共只有100多种,相比其它海域显得稀少,特别是表层鱼类缺乏。南极海鱼为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海水温度基本保持一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南大洋指的是哪里?

    正确答案: 南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部互相连通的海域,因其在海洋学上具有独特的性质,被称为南大洋。大体上可以取亚热带辐合带为南大洋的北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将南大洋定义为:“从南极大陆到40°S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南大洋有哪些地理特征?

    正确答案: 在亚热带锋以南的南大洋面积约为77×106km2,约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22%,相当于南极洲总面积的5倍。南大洋将南极洲与其它大陆隔离开来,与南极大陆最接近的大陆是南美洲,它与南极半岛之间隔着宽度约1000千米的德雷克海峡。南大洋的40~60S有咆哮西风带之称,风大浪高,对船只航行构成严重威胁,使得南极洲在过去很长的时期里曾是难以接近的大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南大洋冰架水的温度为什么可以低于海表面冰点?

    正确答案: 由于海水的冰点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在深达数百米甚至几千米的冰架下面,海水的冰点比海表面的冰点低很多,这里的水体受到冰架的冷却,温度可以降到海表面冰点以下、当地冰点之上,而不结冰。这些水体流出冰架,仍保持较低的温度,被称为冰架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南大洋的绕极深层水来自哪里?

    正确答案: 绕极深层水是南大洋体积最大的水团。它是由北大西洋深层水向南输送到南极绕极流区域而形成的,由于离开海面时间很长,具有较低的溶解氧。在南极近岸区域,除了夏季表层水之外,绕极深层水的温度最高。在某些海域,绕极深层水可以继续向南侵入陆架区,与陆架水混合形成更高密度的水,再下沉到深海,即成为南极底层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南大洋的绕极深层水来自哪里?


    正确答案: 绕极深层水是南大洋体积最大的水团。它是由北大西洋深层水向南输送到南极绕极流区域而形成的,由于离开海面时间很长,具有较低的溶解氧。在南极近岸区域,除了夏季表层水之外,绕极深层水的温度最高。在某些海域,绕极深层水可以继续向南侵入陆架区,与陆架水混合形成更高密度的水,再下沉到深海,即成为南极底层水。

  • 第14题:

    鱼类常用的催情激素及催情辅助剂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温度敏感,易产生抗药性。
    2.鱼类垂体(PG):含多种激素,作用全面,对温度不敏感、易产生抗药性
    3.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和类似物(LRH-A):不直接作用于性腺,作用全面。
    4.催产辅助剂-提高催产效果的辅助剂:地欧酮(DOM)(也叫马来酸,抑制下丘脑GTH抑制激素分泌,促进GTH分泌,一般和类似物一起使用,不单独使用)、RES(缩短其他药剂的效应时间,稳定催产效果)

  • 第15题:

    南戏有什么样的内容、体制特点?


    正确答案:(1)以表现婚姻爱情、家庭伦理题材为主;
    (2)以“出”为单元,没有长短限制;
    (3)各角色都可以唱,有合唱、伴唱等形式;
    (4)唱腔以南方曲调为主,柔和婉转,伴奏多用管乐;
    (5)与杂剧相比,唱词的押韵更灵活。

  • 第16题:

    中国有哪些船舶进行过南大洋考察?


    正确答案: 自1984年中国首次组队进行南极科学考察至今,先后派遣赴南极地区担负运输、科学考察的船只有5艘,它们是“向阳红10”号、“J121”号、海洋4号、“极地”号和“雪龙”号。其中只有“雪龙”号具有破冰能力。“雪龙”号是中国从乌克兰购买并改装,于1994年代替极地号服役至今。该船总长167.0米、型宽22.6米、满载排水量2.1万吨、最大航速18节、续航力2万海里。

  • 第17题:

    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以南北测归线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
    (4)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绕极环流(自东向西流);印度洋海区,由于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第18题:

    问答题
    南戏有什么样的内容、体制特点?

    正确答案: (1)以表现婚姻爱情、家庭伦理题材为主;
    (2)以“出”为单元,没有长短限制;
    (3)各角色都可以唱,有合唱、伴唱等形式;
    (4)唱腔以南方曲调为主,柔和婉转,伴奏多用管乐;
    (5)与杂剧相比,唱词的押韵更灵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中国周边海域的鱼类资源具有明显的()性。
    A

    地方性

    B

    大洋性

    C

    大洋洄游性

    D

    区域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大洋洲人口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大洋洲的居民与其它洲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人口稀少。全洲现有2,400万人,仅及世界总人口的0.5%,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2.7人,是世界上常住人口最少、密度最低的一个洲。这里人口稀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历史较短、地理位置的孤立性、大陆内部沙漠广布、殖民主义者屠杀当地土著居民以及限制有色人种移入等,都影响着这里的人口增长。
    (2)分布不均。大洋洲各地人口数量与密度差别甚大,澳大利亚人口最多达1,500多万,占全洲的63%,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口也都超过300万,合占全洲的26%;而有些国家仅几千人。在一个国家内部,人口分布也很不均匀,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大陆及较大岛屿的边缘地带,如澳大利亚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而广大的内陆地区人口很少,有些沙漠地区以及太平洋中的一些小岛,至今尚无人定居。
    (3)城市人口比重大。现在城市人口约占大洋洲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城市人口比重之高为各洲之冠。人口最多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城市人口皆占该国人口的五分之四。许多国家二、三个城市即集中了全国二分之一的人口。
    (4)种族复杂。大洋洲数以万计的岛屿散布在浩瀚的太平洋里,加之这里多次被殖民主义瓜分,参与掠夺、瓜分大洋洲的列强之多冠于各洲,殖民统治时间也很长,因此,造成了这里种族繁多,民族复杂。除黄、白、黑色人种都占一定比例外,这里还有其它洲很少见的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三大群岛上。棕色人种原为这里的主人,十六世纪殖民者入侵后,因遭到异族惨无人道的迫害和血腥镇压,人数大减,如廿世纪初比十六世纪初三大群岛上的土著居民减少了70%,现仅占总人口的20%。白人约占全洲人口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澳(占人口的99%)、新(占人口的86%)地区,他们是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其中又多是英国人。十九世纪中叶后,随着大洋洲的进一步开发,殖民者又从亚洲劫掠大批劳工,主要有印度人、华人、日本人、印尼人等,他们遍布大洋洲各地,其中以澳、新为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鱼类的生长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遗传性,阶段性,延续性,周期性,性别差异,鱼类生长优势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天然鱼苗比人工繁殖鱼苗生长速度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鱼类常用的催情激素及催情辅助剂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温度敏感,易产生抗药性。
    2.鱼类垂体(PG):含多种激素,作用全面,对温度不敏感、易产生抗药性
    3.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和类似物(LRH-A):不直接作用于性腺,作用全面。
    4.催产辅助剂-提高催产效果的辅助剂:地欧酮(DOM)(也叫马来酸,抑制下丘脑GTH抑制激素分泌,促进GTH分泌,一般和类似物一起使用,不单独使用)、RES(缩短其他药剂的效应时间,稳定催产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南大洋主要有哪些海流?

    正确答案: 南大洋的海流主要有南极绕极流和南极沿岸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