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6年,楚国出兵讨伐随国,随国质问楚国:“我们没有罪过,为什么打我们?”楚国人说:“因为我们是‘蛮夷’。”此时的楚国国君是()。

题目

公元前706年,楚国出兵讨伐随国,随国质问楚国:“我们没有罪过,为什么打我们?”楚国人说:“因为我们是‘蛮夷’。”此时的楚国国君是()。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楚武王熊通
更多“公元前706年,楚国出兵讨伐随国,随国质问楚国:“我们没有罪过,为什么打我们?”楚国人说:“因为我们是‘蛮夷’。”此时的楚国国君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泓之战时楚国国君是谁?


    参考答案:

    楚成王。


  • 第2题:

    范蠡和文种各是哪国人?()

    • A、齐国,楚国
    • B、鲁国,吴国
    • C、齐国,齐国
    • D、楚国,楚国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公元前606年,楚国哪一位君王曾率军讨伐陆浑之戎,并陈师洛水之滨?


    正确答案: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讨伐陆浑之戎,并陈师洛水之滨。

  • 第4题:

    楚辞本意是指楚地的诗歌;后成为专称,即春秋时期楚国屈原为代表创作的新诗体。因为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用楚国的方言和乐调记写楚国的风土人情,被称为楚辞体。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齐桓公联合诸侯,讨伐不向周王进贡的楚国是为了()

    • A、与楚国争夺霸主地位
    • B、树立自己的威信
    • C、维护周王的尊严
    • D、使楚国履行诸侯的义务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楚国人是()朝的一支。


    正确答案:

  • 第7题:

    《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 ②楚国拥有自己的军队 ③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 ④周王室已经衰弱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问答题
    楚国在武王时期攻随,采纳了谁的建议把军容故意弄得疲疲沓沓麻痹随国?

    正确答案: 此人是斗伯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竹书纪年》是随国君葬于地下而躲过了“焚书坑儒”的()。
    A

    伪书

    B

    晋国的史书

    C

    楚国的史书

    D

    魏国的史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公元前606年,楚国哪一位君王曾率军讨伐陆浑之戎,并陈师洛水之滨?

    正确答案: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讨伐陆浑之戎,并陈师洛水之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周夷王八年),楚国国君熊渠派人至现广州市附近设置“楚庭”。
    A

    公元862年

    B

    公元前862年

    C

    公元前214年

    D

    公元214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最早的铁器在楚国

    B

    最早的郡县制度在楚国

    C

    最先进的青铜冶铸在楚国

    D

    戏剧的鼻祖是楚国人养由基

    E

    最早的漆器在楚国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楚文化的主要构成有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音乐、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最先进的青铜冶铸出自楚国;最早的铁器在楚国;先秦漆器的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莫过于楚漆器;最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出自楚国;先秦金币、银币无一不是楚币;哲学有老庄,文学有屈骚,戏剧的鼻祖是楚人优孟,养由基是楚国著名的神箭手;楚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超凡脱俗,楚乐“八音”是指金、木、土、石、丝、竹、革、匏;楚国的编钟乐舞水平之高,举世公认;在政体创新上,楚人最早在今湖北荆门设立县制,将其列为一级行政区划,改变了贵族分封制度,进而引发了军事、土地、赋税改革;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楚人都有独特的贡献。总之,在采矿、冶炼、丝绸、漆器等方面,楚人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果,而老庄哲学、屈骚宋赋也成为显学。

  • 第13题:

    趾高气扬说的是楚国对外的一场战争,此诗楚国何人在位?说出谥号。


    参考答案:此人是楚武王。

  • 第14题: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并最终打败了若敖氏子玉统领的楚国大军,当时的楚国国君是()。


    正确答案:楚成王(熊恽)

  • 第15题:

    楚国国君姓什么?()

    • A、楚
    • B、熊
    • C、芈
    • D、屈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相传公元前9世纪,楚国君王熊渠派人在今广州市附近修筑了名叫()的城堡,是传说中广州最早的名称。


    正确答案:楚庭(或楚亭)

  • 第17题:

    ()(周夷王八年),楚国国君熊渠派人至现广州市附近设置“楚庭”。

    • A、公元862年
    • B、公元前862年
    • C、公元前214年
    • D、公元214年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我今天来上朝的时候,在太行山一带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楚国在南面,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我说:“但是这几个条件越好,你离楚国就越远。”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则小故事的理解。


    正确答案: 这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古人想去楚国,但是当他在路上遇到别人的善意提醒时,不听劝阻,一直在强调去楚国去的有利条件,比如马很精良、路费很多、马夫善于驾车,而没有看准方向前往楚国,可想而知,执意而行的结果是“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但要有目标而且要讲方法,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越多,离原先的目标就越远。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个体,明确方向和目标尤为重要。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幄,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方针和主攻方向,才在短短一年之内消减了敌人有生力量,为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飞人”刘翔,最初练习跳高,在遇到瓶颈时,教练及时决定转变培养方向,改练110米栏跨栏,正是教练为刘翔指明了方向,才激发了他最大潜能,在田径项目摘金夺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国家因政策导向失误,不注重紧跟信息化浪潮发展经济,导致经济发展滞后;一些小企业虽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创业发展目标定位不明晰,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甚至破产;一些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顾孩子个性和喜好,做出不适合孩子发展阶段的目标,导致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所有这些,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总之,回顾历史,把握当下,展望未来,方向是否正确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吸取古人“南辕北辙”的历史教训,牢牢把握国家民族发展方向,早日实现民族复兴;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也要在工作中牢牢把握方向,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第19题:

    《竹书纪年》是随国君葬于地下而躲过了“焚书坑儒”的()。

    • A、伪书
    • B、晋国的史书
    • C、楚国的史书
    • D、魏国的史书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问答题
    趾高气扬说的是楚国对外的一场战争,此诗楚国何人在位?说出谥号。

    正确答案: 此人是楚武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泓之战时楚国国君是谁?

    正确答案: 楚成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楚惠王之后,楚国哪位国君也曾包围宋国都城?

    正确答案: 楚声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范蠡和文种各是哪国人?()
    A

    齐国,楚国

    B

    鲁国,吴国

    C

    齐国,齐国

    D

    楚国,楚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