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发生情况,依照()的规定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情况紧急时,及时动员、组织受到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疏散,开展自救互救。
第1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按照气象灾害的()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第2题:
违反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影响范围、强度,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临时确定为(),并及时予以公告。
第4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规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督检查。
第5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督检查。
第6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应当()。
第7题:
变更
解除
升级
更改
第8题:
联合
联动
联防
联席
第9题:
技能培训
应急演练
防范意识学习
防御知识宣传
第10题:
国务院
省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乡、镇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第11题:
第12题: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各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第1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指挥和安排,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14题:
()应当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第15题: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应当按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16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在监测、预报和预警中,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
第17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18题:
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第19题:
第20题:
气象灾害临界区
气象灾害风险区
气象灾害危险区
气象灾害防范区
第21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县级气象主管机构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市级气象主管机构
第22题:
联防
联动
科学防御
联合
第23题:
本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本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