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建设节水型社会如何“坚持制度创新,规范用水行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建设节水型社会所面临的形势如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发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建设节水型社会所面临的形势是:


    正确答案: (1)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2)水资源开发潜力有限,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3)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
    (4)部分区域水污染严重,水生态与环境形势严峻。

  • 第2题: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指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

    • A、制度建设
    • B、提高水价
    • C、工程建设
    • D、加强节水宣传

    正确答案:A

  • 第3题:

    节水型社会建设在用水效率方面有何提高?


    正确答案: “十五”期间用水效率的提高表现在:
    (1)全国万元GDP取水量从562m3(采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修订后的数据,下同)下降到371m3(2000年可比价);
    (2)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从472m3下降到440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3提高到0.45;
    (3)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从291m3降低到168m3(当年价),火电、钢铁、石油石化、造纸等高用水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平均下降20%~40%左右;
    (4)城镇用水效率有所提高,用水增长的速度得到一定控制。

  • 第4题:

    建设节水型社会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 合理配置水资源,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先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改变用水观念,提高用水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第5题: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在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部分中提出,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实行差别水价。逐步推进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水价、生产用水超定额超计划()加价。

    • A、两部制   阶梯式计量  累进
    • B、阶梯式计量   两部制  累进
    • C、计量   阶梯式计量  累进
    • D、两部制  两部制  累进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指标中()是约束性指标。

    • A、单位GDP用水量
    • B、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C、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 D、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建设节水型社会如何“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共同参与”?


    正确答案: 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主导作用,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目标责任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市场引导的节水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形成自觉节水的良好风尚。

  • 第8题:

    按照《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规定,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坚持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坚持系统化思维、全局性站位。

    • A、党的建设
    • B、能力建设
    • C、政治建设
    • D、经济建设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拟订节约用水政策,组织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制定有关标准。组织实施(),指导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正确答案:用水总量控制等管理制度

  • 第10题:

    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 A、组织创新、思想创新、作风创新
    • B、机制创新、理论创新、宣传创新
    • C、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按照《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规定,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坚持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坚持系统化思维、全局性站位。
    A

    党的建设

    B

    能力建设

    C

    政治建设

    D

    经济建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论述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措施?

    正确答案: 建设节水型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业定额为标准,以节水型社会试点和示范单位为带动,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科技的综合措施,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意识与节水意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强对中央节水方针、水资源紧缺形势、强节水法律法规和节水知识的普及宣传。同时做好节水的教育培训,特别要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培训,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自觉节约用水、爱护水和保护水,形成人人节约用水并积极主动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健全节水的法规政策,严格执法要制订颁布行业产品用水定额、超定额累进加价标准、节水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污水资源化和中水利用的政策措施等。加大节水管理的执法力度。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履行节约用水的统一管理和监督职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良好的用水秩序。
    (三)建立科学的节水规划和制度体系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原则,制定中长期节水发展规划;建立统一高效的节水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的节水法律标准体系;规范科学的节水制度体系,合理有效的节水价格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切实转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粗放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人与水和谐相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是促进节水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水资源紧缺程度,在充分考虑用水单位承受能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适时的提高水费、水资源标准。
    (五)积极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论证报告中要有节水内容。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竣工时,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节水设施的验收。工业用水实行一水多用、串联用水,循环冷却水必须重复利用。用水单位要积极开展节水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污废水处理回用,有条件的企业争取实现废水零排放。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管理,及时更换破损管道,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
    (六)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节水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生产力。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节水技术创新,节水技术改造。
    (七)加大对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发电、化工企业的循环冷却水要优先使用污水处理回用水、中水等劣质水。城市环境用水、园林绿化用水、马路喷洒用水、基建施工用水、车辆冲洗用水等应使用中水或污水处理回用水,减少优质淡水资源用量。
    (八)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把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要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目标,纳入政府考核工作内容,实行节水型社会建设责任制,作到基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节水型社会建设在节水改造和设施建设方面的力度如何?


    正确答案: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节水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
    (1)“十五”时期,农业节水灌溉投资达826亿元,启动了306座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实施了124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6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1000多个节水示范项目;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约9000万亩,全国累计达到3.2亿亩;
    (2)建设了一大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成1000万亩左右旱作节水农业核心示范区;深耕深松、蓄水保墒、覆盖保水、农田护坡拦蓄保水等高效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及非充分灌溉节水灌溉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3)完成20万人口以上城市供水管网改造4400km,管网漏失率平均下降约2个百分点,年漏失水量减少10亿m3。建成污水处理厂281座,形成日处理能力4912万m3,污水再生利用量达17亿m3;
    (4)沿海地区年海水直接利用量达330亿m3,替代淡水17亿m3。

  • 第14题:

    如何坚持“适水发展”,创建节水型城市?


    正确答案: 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遵守科学规律,适应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应牢固树立水资源有限的观念,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争取用最少的水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既要选择和发展节水型产业,又要提倡和推行节水型生活方式,从而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

  • 第15题: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明确的“十一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是任务是()。

    • A、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
    • B、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
    • C、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
    • D、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建设节水型社会如何“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分类指导”?


    正确答案: 以流域为单元,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晰各级行政区域的初始水权,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分类指导,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合理的节水措施,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第17题:

    建设节水型社会如何“坚持科技创新,促进高效利用”?


    正确答案: 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用先进的节水技术改造现有的水资源利用工程设施;大力研发推广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和新材料,淘汰落后、低效的用水设备和技术,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18题:

    建设节水型社会如何“坚持节水减污,促进循环使用”?


    正确答案: 源头控制与末端控制相结合,以节水促减污,以限排促节水;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建立全社会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抑制用水过快增长,减少废污水排放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和生态恶化的状况。

  • 第19题: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节水型社会建设要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取得明显成效,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单位GDP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以上。

    • A、20
    • B、25
    • C、30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建立节水型社会。

    • A、节水型工业
    • B、建筑业
    • C、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我们要坚持以()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 A、制度建设
    • B、政策创新
    • C、创新
    • D、实践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试论述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措施?


    正确答案: 建设节水型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业定额为标准,以节水型社会试点和示范单位为带动,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科技的综合措施,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意识与节水意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强对中央节水方针、水资源紧缺形势、强节水法律法规和节水知识的普及宣传。同时做好节水的教育培训,特别要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培训,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自觉节约用水、爱护水和保护水,形成人人节约用水并积极主动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健全节水的法规政策,严格执法要制订颁布行业产品用水定额、超定额累进加价标准、节水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污水资源化和中水利用的政策措施等。加大节水管理的执法力度。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履行节约用水的统一管理和监督职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良好的用水秩序。
    (三)建立科学的节水规划和制度体系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原则,制定中长期节水发展规划;建立统一高效的节水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的节水法律标准体系;规范科学的节水制度体系,合理有效的节水价格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切实转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粗放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人与水和谐相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是促进节水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水资源紧缺程度,在充分考虑用水单位承受能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适时的提高水费、水资源标准。
    (五)积极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论证报告中要有节水内容。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竣工时,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节水设施的验收。工业用水实行一水多用、串联用水,循环冷却水必须重复利用。用水单位要积极开展节水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污废水处理回用,有条件的企业争取实现废水零排放。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管理,及时更换破损管道,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
    (六)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节水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生产力。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节水技术创新,节水技术改造。
    (七)加大对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发电、化工企业的循环冷却水要优先使用污水处理回用水、中水等劣质水。城市环境用水、园林绿化用水、马路喷洒用水、基建施工用水、车辆冲洗用水等应使用中水或污水处理回用水,减少优质淡水资源用量。
    (八)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把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要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目标,纳入政府考核工作内容,实行节水型社会建设责任制,作到基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 第23题:

    填空题
    拟订节约用水政策,组织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制定有关标准。组织实施(),指导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正确答案: 用水总量控制等管理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