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提出,节水()是指通过改变生产原料、工艺和设备或用水方式,实现少用水或不用水。它是更高层次(节水、节能、提高产品质量等)的源头节水技术。
第1题: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提出,工业用水的()、控制是用水统计、管理和节水技术进步的基础工作。
第2题:
下面不属于工业节水措施的是()。
第3题:
单位节水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节水管理办法、节水奖惩办法、节水用水巡视制度、()、节水技术改造工作制度、节水计划指标分解落实制度、重点节水用水设施运行管理制。
第4题: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约用水的领导,广泛开展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推行节水措施,推广节水(),发展节水型农业、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5题:
节约用水原则和要求中,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在实行“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即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用水单位要做到()到位、()到位、()到位、()到位)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推荐的节水技术。
第6题:
《关于推进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合同节水管理成为()等用水户实施节水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融资能力强的节水服务企业,一大批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得到推广应用,形成科学有效的合同节水管理政策制度体系。
第7题: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
第8题:
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节水的原则和要求是( )。
第9题:
制订节水强制性标准,逐步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公布有关节水型工艺、设备和产品名录,建立市场准入机制,推进节水器具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的产品。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降低工业生产规模,抑制规模经济效应
强化节水技术,开发节水设备,努力降低节水设施投资
制定用水定额,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
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建立节水型工业
第12题:
工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制定并实施节水计划,加强节水管理,对生产用水进行全过程控制
工业企业应当加强用水计量管理,配备和使用先进的用水计量器具,建立水耗统计和用水报告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企业应当发展串联用水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再生利用
第13题: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提出,农业用水量的90%用于()。
第14题:
节约用水原则和要求中,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在实行“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即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用水单位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术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推荐的节水技术。
第15题: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提出,市政环境用水在城市用水中所占比例有逐步()的趋势。
第16题: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17题:
国家厉行(),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18题:
要抓紧制定()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19题:
节水水平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
第20题:
下列工业节水措施不正确的是()。
第21题:
节水措施是否符合环保的要求
节水工艺是否贯彻《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规定的节水技术
采用的节水技术、节水工艺是否是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水耗指标是否达到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否满足要求
第22题:
节水措施是否符合环保的要求
节水工艺是否贯彻《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规定的节水技术
采用的节水技术、节水工艺是否是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水耗指标是否达到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第23题:
调整产品结构
改进生产工艺
强化节水技术
提高用水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