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第1题:
A.城市建设红线
B.基本农田红线
C.交通设施红线
D.生态保护红线
第2题:
A.科学划定,切实落地
B.坚守底线,严格保护
C.部门协调,上下联动
D.尽快落实,飞速达标
答案:ABC
解析: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基本原则
——科学划定,切实落地。落实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开展科学评估,按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脆弱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落实到国土空间,系统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
——坚守底线,严格保护。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强化用途管制,严禁任意改变用途,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破坏。
——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技术规范和政策措施,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主体责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划得实、守得住。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第8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划定(),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第9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作出了顶层设计,包括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选择一项:
第10题:
资源保护红线
环境保护红线
居住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
第11题:
生态保护底
生态保护绿线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高线
第12题: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可随生产力提高、生态保护能力增强逐步优化调整,不断增加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生态保护红线决定了一个区域是否可以开发
生态保护红线所包围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
生态保护红线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空间保护线,应实施最为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与管理措施
第13题:
A、耕地保护红线
B、生态保护红线
C、永久基本农田
D、城镇开发边界
第14题:
A.2018
B.2020
C.2025
D.2030
答案:D
解析:《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年底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国土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更加完善。到2030年,生态保护红线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实施,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第19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第20题:
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
第21题:
第22题:
自然保护区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
城镇开发边界
城市规划区边界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