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左右。”相关问题
  • 第1题:

    各国需要意识到,地球生物圈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搁置争论,共同寻找解决措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左右。

    • A、70%
    • B、75%
    • C、80%
    • D、85%

    正确答案:C

  • 第2题:

    能源强度降低和碳排放强度降低有区别,相对于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更强调能源的质量问题,即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下面属于低碳产出指标的是()。

    • A、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
    • B、零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
    • C、清洁煤占煤能源比例
    • D、单位能源消耗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的三个主要目标是:第一,提高能耗与碳消耗的效率;第二,对能源总量和碳排放进行总量控制;第三,()。

    • A、增加新能源开发
    • B、增加森林生态资产
    • C、增加水资源储备
    • D、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下面属于低碳产出指标的是()

    • A、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 B、零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 
    • C、清洁煤占煤能源比例 
    • D、单位能源消耗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各国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用来表示( )。

    • A、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 
    • B、碳排放弹性指标 
    • C、碳锁定 
    • D、碳生产力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碳生产力是指()
    A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B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C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D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各国需要意识到,地球生物圈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搁置争论,共同寻找解决措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左右。
    A

    70%

    B

    75%

    C

    80%

    D

    8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低碳经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B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C

    中国承诺在2005年基础上到2020年将碳排放总量减少40%至45%

    D

    世界上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是美国


    正确答案: D,C
    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能源强度降低和碳排放强度降低有区别,相对于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更强调能源的质量问题,即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国家逐步推行()交易,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控制。
    A

    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总量

    B

    碳排放权;总量

    C

    浓度碳排放权;浓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面属于低碳产出指标的是()
    A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B

    零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 

    C

    清洁煤占煤能源比例 

    D

    单位能源消耗


    正确答案: A
    解析: 低碳产出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因此,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被认为是衡量低碳化的核心指标,并且这一指标将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与GDP产出直接联系在一起,能够直观地反映社会经济整体碳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低碳技术综合水平。单位GDP能耗即能源强度,每产生万元GDP所消耗掉的能源。它是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指标。该指标说明一个经济体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

  • 第13题:

    国家逐步推行()交易,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控制。

    • A、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总量
    • B、碳排放权;总量
    • C、浓度碳排放权;浓度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碳生产力是指()

    • A、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 B、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 C、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 D、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示范工程。

    • A、低碳排放区
    • B、零碳排放区
    • C、近零能耗区
    • D、近零碳排放区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碳生产力是指()

    • A、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 B、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 C、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 ).

    • A、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 B、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 C、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降低碳的排放 
    • D、升高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降低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单选题
    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 ).
    A

    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B

    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C

    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降低碳的排放 

    D

    升高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降低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左右。
    A

    60%

    B

    70%

    C

    80%

    D

    9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各国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用来表示( )。
    A

    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 

    B

    碳排放弹性指标 

    C

    碳锁定 

    D

    碳生产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碳生产力是指()
    A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B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C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示范工程。
    A

    低碳排放区

    B

    零碳排放区

    C

    近零能耗区

    D

    近零碳排放区


    正确答案: A
    解析: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以上资料,能够推出的是:(  )
    A

    碳排放量总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反之,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总是呈逐年下降趋势

    B

    2003~2006年,乙国的年碳排放量稳中有升

    C

    2003~2006年,甲国的每年碳排放总量均低于乙国的每年碳排放总量

    D

    甲国的年碳排放量的增速远大于乙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D项正确,由图可知,2003~2007年,乙国碳排放量只有在2004、2007年实现增长,且增量均小于10亿吨;而甲国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增量均是两位数以上;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B项错误,由图可知,2003~2006年,乙国年碳排放量整体上呈稳中有降的趋势;C项错误,2006年,甲国的碳排放量高于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