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

题目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


相似考题
更多“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外派含镇、铜的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物控制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镇、铜的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
    B.含镇、铜的废水均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C.含铜废水在车间排污口采样监控,含镰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D.含镖废水在车间排污口来样监控,舍铜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内陆某拟建项目污水排向一小河,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该小河在排污口下游6km处汇入具有重要用水功能的中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不需要预测的点是()。

    A:排放口附近
    B:排放口的上游断面
    C:排放口下游的重要水工构筑物附近
    D:小河与中河汇合口下游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有()。

    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B,D

  • 第4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出境断面应设置在区域()。

    • A、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
    • B、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 C、城市排污口下游1000米处
    • D、区域排污口下游,污染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因此应设置在()。

    • A、河段的上游
    • B、河段的下游
    • C、排污区(口)的上游
    • D、排污区(口)下游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出境断面应设置在该区域()

    • A、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
    • B、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 C、城市排污口下游1000米处
    • D、区域排污口下游,污染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 A、入河排污口基本情况
    • B、废污水来源及构成
    • C、废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浓度和总量
    • D、入河排污口布设规划以及达标排放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判断题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污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 第10题:

    判断题
    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100—500米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因此应设置在()。
    A

    河段的上游

    B

    河段的下游

    C

    排污区(口)的上游

    D

    排污区(口)下游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答案:B,D
    解析:

  • 第14题:

    某工业区,只有一条河流,且只有一个排污口,若要测得该河流的背景值,则检测断面的位置应选在(  )。

    A.排污出口
    B.排污口下游
    C.排污口上游附近
    D.进入工业区之前位置

    答案:D
    解析:
    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要求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及主要交通路线。因此,本题中的背景断面须设置在进入工业区之前的位置。
    背景断面是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其设置原则为设置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处,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即进入工业区之前的位置。

  • 第15题: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处。

    • A、排污口附近
    • B、下游500—1000m
    • C、污水与河水完全混合
    • D、下游1500—2000m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100—500米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控制断面应设置在排污口的()

    • A、上游;
    • B、下游500米以内;
    • C、下游500-1000米;
    • D、下游1500米以外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河流采样时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应设在()处。
    A

    排污口附近

    B

    下游500—1000m

    C

    污水与河水完全混合

    D

    下游1500—2000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出境断面应设置在区域()。
    A

    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

    B

    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C

    城市排污口下游1000米处

    D

    区域排污口下游,污染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污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